秉笔太监领命告退,皇上则执起皇后的手,走到殿门前的台阶上观看星象。
今夜月华如水,群星闪耀,五星连珠的异象并不明显,帝后也看不出个所以然,只能等国师和钦天监的人来,看他们怎么说。
上古舜帝即位时,天象现五星连珠,于是该年定位甲子年,为干支纪年法的开始,自此五星连珠便被认为是吉瑞之兆。
但随着世事变迁,民间也有传言,说五星连珠是不祥之兆。
果不其然,钦天监的官员和国师先后到达凤仪宫后,双方各执一词。
钦天监遵循古制,坚定地认为五星连珠乃是吉兆。
而国师却还是坚持他那套妖星祸国,除恶须尽早的说法。
这是皇后第一次亲眼看到国师,和传闻中仙风道骨的形象不同,国师衰老的眼眸中一片浑浊,是再怎么修饰外表也遮掩不住的市侩精明。
皇后知道国师是德妃兄长举荐的人,原以为德妃失势,他在宫中没了靠山便能老实点儿。
但皇后低估了国师的愚蠢和贪婪,他献给皇上的金丹,皇后让太医院检查过,里面有不少令人兴奋且具有成瘾性的药物。
如此堂而皇之地谋害一国之君,国师在皇后眼里早已是个死人。
若不是皇上听信了那套修仙的说辞,幻想着长生不老,国师如何能小人得志。
但皇后也并不想劝皇上回头,他们的夫妻情分早在长女和幼子接连逝去后,就被消磨得一干二净,如今只剩下君臣之谊。
皇后把重心更多地放在太子和孙辈身上,留给皇上的关心所剩无几。
便如此刻,她虽然被皇上亲昵地牵着手,心中所想却全都是产房内云棠腹中的孩子。
就在国师和钦天监官员们为了五星连珠的吉凶争论不休时,夜空中再现异象。
这回连皇上和皇后都看得清清楚楚,只见一颗原本略显暗淡的星子,突然间光芒暴涨,亮度直逼月亮。
与此同时,产房内传出一阵清亮的哭声,嬷嬷们得知母女平安后,马上来向帝后报喜。
在场的人顿时都换上喜色,连声恭贺,唯独一旁的钦天监监正,兀自望着那颗暴亮的星,颤声道,“错不了,那是颗景星。”
《史记》有云,“天精而见景星。景星者,德星也,其状无常,出于有道之国。”
国师目瞪口呆,再也无法坚持此前的妖祸论。
监副脑筋转得快,立马奉承道,“皇上圣德,皇后洪福。景星亮时恰逢太子侧妃产女,便如当年长平昭公主降生时,夜空中流星万丈。可见贵人降生,总会天现异象。”
如果云棠此刻在场,必然会在心里给这位会说话的钦天监监副记一功。
即便他不说这番话,或许帝后过些时候也能联想到,但是冲击力就没有那么足。
而云棠想要的就是这强烈的冲击力,让她的女儿从此在帝后心里,占据独一无二的位置。
谁说这世上只能母凭子贵,其实只要运作得当,母凭女贵也不是没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