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可就不跟亲家客气了。”
陈猎户随后便招呼孙家几个兄弟将他家窝棚挪到孙家两个窝棚跟前,以方便相互照顾,又决定带孙福文和孙福武两兄弟上山去看看收获如何,顺道教他们两人一些打猎技巧。对于这一点,两兄弟自然欣然应允,孙万贵也是乐见其成。
孙万贵想采摘一些野菜、野果和药材,如果有好的木料也会一并砍回来,就带着老三孙福双和老四孙福全跟着他们一起上山。
四个女眷被留在了山下聚在一起彼此照顾,这也是两家结盟的初衷。
女人待在一起能做什么?一边做绣活一边聊天肯定是少不了。
“之前着急赶路把绣活都荒废了,眼下可算有工夫能绣一些。”
安氏说完,将绣了一半的荷包从绣筐中取出。
陈秀芝有心在未来婆母和小姑子面前展示绣工,就跟着她娘将快要收尾的一个荷包也取了出来。
“你们这是从家里带的布和绣线?”
张云娘好奇地问,“我们一家光顾着逃荒了,都没想过弄这些。”
之前在村子里,她也时不时做些绣活拿到城里卖掉贴补家用。
安氏笑着解释:“这绣布和绣线可不是从家里带的,我们那时也光顾着逃荒了。这些是秀芝她爹前两天进城卖掉猎物帮我们娘俩去绣庄买的。”
又随口解释,“也是我和秀芝闲不住,就想着绣点荷包换点钱。”
张云娘点了点头,随即夸赞:“你这绣工可真好!”
只是打眼一瞅,她就现安氏针法细密,绣得极为工整和精致。
“我这绣工可不如秀芝。”
安氏说完抬了抬下颌,示意张云娘看陈秀芝的绣品。
坐在陈秀芝身旁的孙福喜忙抢先说道:“陈姐姐绣的是不是比陈家婶子好我不知道,但是我觉得陈姐姐绣的花和蝴蝶可谓是栩栩如生。”
“栩栩如生?”
安氏听后不吝夸赞,“没想到福喜年纪不大,还会用成语,将来定是个小才女。”
“我?”
孙福喜心道:小才女可算不上,但是言多必失是真的。随即立刻找补,“婶子快别笑话我了。我也是听别人这样说才有样学样,并不知道什么成语不成语的。要说还是陈家婶子懂得多。”
“我啊,”
安氏并没有隐瞒,“我曾经在一户大户人家当婢女跟主家学了些字,等到了岁数后求得主家恩典要回身契,嫁给了秀芝她爹。”
孙福喜暗暗点了点头,难怪有那么句话说是宁可娶大家奴,不娶小家女,这么看也不是毫无道理。
为了避免今后胡乱冒出没法解释的话,孙福喜抬头朝陈秀芝问:“那陈家姐姐也识文断字吗?”
“她啊?她跟着我胡乱认识一些。”
安氏就这么一个女儿,自然把她自己认为好的都教给了陈秀芝。
“是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