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政殿内,林巍主位之下另摆放了一张稍小些的桌案。
一堆奏章摆在那桌案之上,堆积如山,看着就令人头大。
而诸葛明正坐在这支的桌案后,埋头处理这些繁琐政事。
林巍确实可以理解诸葛明的反叛,也愿意原谅诸葛明的过错,可诸葛明毕竟是犯下了谋逆大罪,不可能毫无惩罚。
如今,诸葛明已是被罢了相位,官职更是被一撸到底,由丞相降为了校书郎。
校书郎只是个九品小官,负责校勘和整理图书典籍,与丞相之位简直是云泥之别。
但诸葛明犯的可是谋逆大罪,便是被诛九族也不为过,林巍非但没杀他,还给他留了官职,已是宽宏大量到了极点。
诸葛明自不会有怨言,只是有些担忧庆国局势。
蔡严谋逆虽已被平息,但这场兵祸,确实让庆国本就不多的国运又减少了几分。
诸葛明只能是期望,朝堂之上少了那些奸佞后,林巍能够任用贤才,清明政治,逐渐恢复庆国国力。
也只能是期望。
毕竟他如今只是个校书郎,哪有什么办法再左右朝堂大事。
然而,就在诸葛明去弘文馆上任的第一天,林巍便直接派人将他请到了勤政殿,指着桌案上的奏章直言:“校书是校,校奏章也是校,校书郎莫不如帮我把这些奏章都校正一遍吧。”
林巍说的是校正奏章,但诸葛明岂能听不明白,林巍是想让他批阅奏章,处理政事。
以校书郎的身份,行丞相之职责。
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诸葛明自然是拒绝,并非他不在意国事,而是因为与法令不符。
他一个谋逆之人,能不被诛族已是天大的幸事,若是再得此荣宠,让百官如何看,让律法如何看。
可林巍递来的第一封奏章,却让诸葛明不得不接下这份差事。
无他,只是因为这奏章之上写着的是废除长生纲的谏言。
林巍笑嘻嘻的说道:“朕看这奏章所言之事实属无理,若校书郎不接,朕便批否了。”
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可诸葛明又能怎么办,难不成他还真能不在意庆国百姓。
于是乎,诸葛明便坐到了那支的桌案之后,处理起了庆国政事,也就有了开头那一幕。
当然,诸葛明只是想着辅助,真正的大事还要林巍自己决断。
而林巍,在看见诸葛明坐在了那桌案之后,便随意找了个借口离开勤政殿,且往后很长一段时间都未再出现在勤政殿中。
……
校书郎处理政务第一日,欲请林巍决断蔡严余孽如何处理。
殿中宦官言:“陛下正查抄蔡严府邸,无闲暇,校书郎可自行决断。”
第二日,校书郎以京中百姓安抚之事欲请林巍决断。
殿中宦官言:“陛下仍在查抄蔡严府邸,无闲暇,校书郎可自行决断。”
第三日,校书郎以西城修缮之事欲请林巍决断。
殿中宦官言:“陛下还在查抄蔡严府邸,无闲暇,校书郎可自行决断。”
这蔡严府邸,林巍一抄就抄了三天。
诸葛明忍了,毕竟蔡严府邸规模庞大,抄家确实要花一番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