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红楼之兰芝逢珠玉 > 第54节(第3页)

第54节(第3页)

绣橘苦着一张脸,看着她们,眼里竟是哀求:“你们快些,这姓孙的真的不是人,家里的丫头、媳妇已经被他淫遍了,我们这几个陪嫁的,他也不顾忌,我们姑奶奶你们是知道的,哪有本事拦着?也是我拿那边贵妃娘娘说话,他才不敢对我们房里的人下手,也撑不了多久的,咱们也是从小长大的情分,就为了我的命,求你们求求林姑娘。”

她也是没想到,到头来,愿意出手拉她们一把的,竟然是原先在荣国府孤立无援的林姑娘,掌管家事多年、仿佛无所不能的王夫人、凤姐,或者最体贴女孩儿的宝玉,都只能袖手旁观。

紫鹃她们也没料到迎春和绣橘的处境竟难堪至此,哑着嗓子应道:“你放心。”

便匆匆回去了。

黛玉此刻却不在漱楠苑中,正在韵婉屋里逗弄小侄女。紫鹃也顾不得那么多了,叫了个小丫头去请她回来。王嬷嬷和雪雁她们见她二人表情不对,也懂了三分:“表姑奶奶是不是过得很辛苦?”

紫鹃刚想说,只是话没出口,眼泪先流了下来。

待黛玉回到屋里,只见一屋子大大小小的丫头,都默默垂泪,心里登时凉了半截:“二姐姐是不是被孙家欺负了?”

茜雪一边哭,一边把绣橘说的那些话学给她听,又隐去了些不该说给闺阁中的女孩儿听的粗言鄙语,道:“姑娘虽不能管,派个管事的,常去孙家问候也好。”

黛玉气得直哆嗦,当即就要叫源儿过来,又觉得只源儿不够,便要唤林华,恰好韵婉那儿见她急急忙忙回来,派了一个丫头来问出了什么事,听了黛玉这儿的回话,便道:“那孙绍祖我知道,袭了他老子的职,又在兵部候缺的那个是不是?原来他想谋个实缺,还试着走兵部朱侍郎的门路,朱侍郎同你哥哥说,那可是个人面兽心、混账到顶的,要是谁敢荐他,便是连那个人都可一并否了。他名声如此差,连朱侍郎都不顾情面,这么评价他,你舅舅家就是再不上心,也不该把女儿嫁给他呀。”

见黛玉气得脸都白了,又赶忙宽慰她道,“不要急,如今你哥哥的奶兄正在家里,我叫他替你走一趟。那孙绍祖就是再狂妄,也得给你哥哥几分面子的。只是说到底,咱们也不是你二姐姐的什么人,帮的了一时,也帮不了一世,还是要她娘家出面,或者她自己狠起来,闹得那孙家不敢小觑了她才是。”

虽然隔得这么远了,但黛玉去荣国府的那次,也隐隐约约听了一耳朵,关于薛家那个媳妇多厉害,闹得薛家不得安宁,连那么浑的薛蟠都拿她没法,躲了出去的事儿。可见人若是真的不管不顾了,杀伤力也不小。但迎春是什么人,黛玉还是清楚的。且不说她在娘家并没有夏金桂那么得宠,便就是如今林征的奶兄去了孙家,要迎春借机直起腰杆子来数落数落孙家的下人,她都做不到。无法,只能一边请林征的奶兄替她跑一趟,往孙府送东西给迎春,一边又派源儿去荣国府报信。

第147章第147章

荣国府众人听闻黛玉的那个得力小厮又来了,以为宫里又有什么新的消息,赶忙去请,王夫人留了个心眼:“先别告诉老太太知道,万一又是不好的消息,老太太年纪大了,身子遭不住。”

她心里黛玉到底还是当年那个小性儿、受了委屈就要发作的小丫头,既然和荣国府关系不好了,又怎么会传好消息来?怕是要在他们家倒霉的时候幸灾乐祸罢了。

谁知源儿这次来是来说迎春的事的。王夫人知道宫里娘娘的事并无转机,一时也泄了气,又恼迎春把家里的事拿出去说,“孙家名声坏了对她有什么好处?”

又恨黛玉多管闲事:“我还当只有宝玉会说这样的糊涂孩子话,她们家自诩诗书礼教之家,也不过仗着太子的声势在乖张行事罢了。自己把嫁出去的女儿接回来,贻笑大方了,还要把别人家也拉下水,成为笑柄不成?”

屋里的丫头皆噤声不语,王夫人冷静了下来,又哭道:“说到底,我为着这事着急忙碌做什么呢?迎丫头不是大房的人?回头说起来,也没人计较大太太怎么样,都说是我不闻不问了,我又图什么?”

她话已说到这份上,探春便是再同情迎春,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只得安慰道:“太太为家里做的这些,长着眼睛的都看得到呢。和大太太比这些,不是显得……只是太太,林家的那个小厮还等着回话呢?还是要叮嘱清楚了,到底林姐姐身份不同,太太再委屈,也不好明着同她闹翻的。”

王夫人道:“你说得有道理,只是还是要说清楚了,如今迎春出了门,连我们家的人都不算了,都是孙家的内事,小两口初初相处,有些摩擦不是正常?要大张旗鼓地闹起来,丢脸的还不是迎丫头。”

遂叫来周瑞,叫他亲自去打发走源儿,细细斟酌了语气,让他去回黛玉,又特特地强调了这是孙家私事,就算同荣国府有关系,也与她林家没什么相干。

黛玉听了源儿的回话,只觉得不可思议:“老太太是这么说的?”

源儿忙道:“并不曾见着老太君,那边二太太说,老太太自知道贵妃病后,身子便一日不如一日,怕知道了这些也要大病一场了。”

黛玉知道王夫人说的也是实话,贾母毕竟年纪也大了,还真受不得刺激,况她是表妹,没理由给迎春出头,王夫人说到底也只是婶子,迎春的亲爹继母都在,也轮不到她来说什么。但是指望贾赦同邢夫人?那还不如天上掉下块石头,直接砸孙绍祖头上教训他一顿呢。幸而林征的奶兄吴星河回来说,自报家门后孙绍祖还算客气,听说是林家派来给迎春送东西的,还念了一声“倒不知她还有这门亲戚”

,甚至想主动登门拜访。还是吴星河说:“我们家老爷和几位爷近来都不常着家,倒是贵府太太和我们族姬小时候一块儿长大,若是有闲,请她去家里坐坐,说说话,族姬挂念着呢。”

黛玉冷笑道:“前倨后恭,可见小人。”

吴星河在林征身边这么多年,什么样的人都见过,闻言便道:“姑娘有所不知,这些袭祖爵的军官,正常是比别人升迁机会多得多的,他却一直没个实缺,还多方走动,也没人敢荐他,可见人品和能力了。”

黛玉听了这话,便知这样的人绝对惹不得,否则缠上来,林征、韵婉岂不是烦不胜烦?故而道:“你这么一说,我更是觉得这门所谓亲事什么好处都没给荣国府带过来,反而惹了一身的腥,更是让二姐姐成日里生不如死,这还真不合那边的脾气。”

吴星河皱眉道:“我今日隐隐约约听到,说是荣国府的一等奖军欠了他家五千两银子,才把女儿卖给他家抵债的,要是想让他们家的人把太太当正经太太看,先让那边还了他家银子。”

这种事真是闻所未闻了,就是黛玉离得这么远,也曾听说过,大舅舅求纳鸳鸯为妾,鸳鸯不从,宁愿绞了头发做

姑子去,发誓要一辈子不嫁人,伺候外祖母。外祖母盛怒之下狠狠地发作了一通,把大舅舅和大舅母骂得半分面子也无,连二舅母都被连累得说了两句。后来想来是外祖母也觉得骂得太狠了,怕大舅舅恨上她和鸳鸯,给了他一万两银子让他去外头买妾。难道亲女儿还比不得一个小妾?当年一万两银子都舍得,如今是怎么了?是大舅舅手头已经紧成这样,还是整个荣国府都不行了?五千两银子啊,就是再不把迎春当亲女儿看,五千两银子也拿不出么?

吴星河又道:“这事既然关系到钱,姑娘就是想管,也再斟酌些。”

其实他不用说,黛玉也知道,五千两银子不多不少,她也不是拿不出来,要是花上五千两银子,能把迎春整个救出来,再不用受那折辱,她也觉得值得。可是想也知道不能,大舅舅是个死要面子的,二姐姐又是明媒正娶嫁进的孙家大门,那么多亲戚朋友都来贺过了,你让人知道是因为他欠了银子才把女儿“卖”

去的?他怕是要发疯。贾家丢不起这个人,孙家也不一定肯罢休,回头闹起来,反倒是她里外不是人了。

黛玉也别无他法,只得按照绣橘恳求的那样,定期派人去探望迎春,指望孙绍祖看在迎春有她这个表妹还记着的份上,收敛一些。但她心里也知道,孙绍祖也就一开始还会忌讳些,等发现并不能搭上林家的关系后,恐怕又要有恃无恐,甚至变本加厉了。

那厢王夫人打发走了源儿,却是听到宝玉院子里一株已经萎了一年的海棠花竟然在秋日里开了,众人皆觉奇怪,还是贾母做主,当喜事办了,命儿孙们前去赏花吃酒,忙过去张罗着,又派人去叫宝玉。宝玉却是因那海棠想起晴雯来,再想到如今黛玉去了她叔叔家、宝钗也搬出去了,迎春更是嫁了人,连宫里的大姐姐都病倒了,更觉凄凉。因贾母等突然来的,他匆匆忙忙就穿上衣裳接去了,也忘了带那块“通灵宝玉”

,谁知第二天起来,竟是遍寻不到。袭人等知道事关重大,不敢隐瞒,只得禀报了王夫人,王夫人命人把园子关上,不许进出,仔仔细细地搜查了遍,从丫头到婆子,恨不得连身上都搜了,也找不到,三日之后,再也瞒不住,不得不报给了贾母。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