帛书最少,简册和纸书最多。
叶晓仔细观察,不厌其烦地询问他。
齐封原大概是闻着书墨香,心里沉静,就简略地给她描述。
他自己没多少藏书,这件屋子里的都是一代代传下来的,这里只是其中的一间,他想要查询的资料可能和这件屋子里的藏书有关,所以才带叶晓过来。
齐封原告诉她,珍藏的那些资料一般很少触碰,除非遇到特殊的时间、特殊的事情。
楼上楼的藏书有专门的目录辑要,唐以前的卷轴书摆满每一个书架的二层,大多是些捉鬼送魂的轶事,和详细描述每个流派的介绍,至于具体成体系的东西,全在唐以后。
曾经楼上楼的负责人对收藏书籍没什么兴趣,对他们而言生命可以选择,会把更多的时间放在研究冤魂怨鬼的身上。
所以他们后期遇到了纸张书,就会找人把一些可以誊抄的竹简帛书全部手抄在纸质书上。
“这些对我们而言不重要,这间书房刚好算是收书收的品种最多的。所以其他那些专业的东西你还是别问我了,自己找本书翻翻坐那看吧。”
叶晓撇嘴,她看不懂这些,还是去逗逗小鬼吧。
《明总灵纪要》、《宋怨灵录》、《楼上楼唐贞观笔记》,齐封原的眼睛略过一本本的书名,手指擦过书脊,同时回忆着自己记忆中还稍有印象的内容。
他的目光扫到第五排书架,在六层的一本线装书的封皮上看到《鬼林话》。
就是它!
齐封原指尖挥动,那本书就自觉从书架上落下,飘到他手心。
楼上楼里是认可他的灵魂的,这种小操作不会耗费气力。
要是他真的被小鬼搞得连动动手指的事情都做不了,那就彻底废了。
《鬼林话》齐封原很小的时候摸出来看过,只记得里面讲的净是些奇闻异事,对他而言这就是小时候的课外读物,每次读都怕被那个人看到。
后来那个人告诉了他一句话:“有时候你以为是假的,它就是真的,你以为的真的,它就是假的,这书很有意思。”
那个人没有阻止他阅读这些东西,齐封原摸着封面控制不住就想到了一百多年前的事情,他哼笑一声,把记忆暂且放过,重点翻阅起书中的内容。
隐隐记得曾经是读到过鬼婴的事情的,或许对眼下的小鬼有帮助。
“诶,齐楼主,我翻到一条信息说不定对你有用呢!”
叶晓刚才逗逗孩子,顺手抽了本书。
齐封原无所谓地应一声:“难为你还能看得懂。”
叶晓把那本书放在他正看着的《鬼林话》之上,用手指点着让他看的那一行。
灵本无道也,失之宜疏,无有做好,薄天修美。
齐封原扫了眼,完全不相关,嫌弃地阖上书页放在一旁,继续看面前的那本。
叶晓耸耸肩,将书放回原位,接着又想挑一本。
“你别看了,陪小鬼玩吧,我已经找到有用的东西了。”
书中偏后的位置,他翻到以前读过的故事。
相传,北宋末期连年战乱时的一个弃婴,怨气缠身,在死尸遍地的战场吃了许多亡魂,一点点长大,危害百姓。
当时有往生者前往收魂,不敌被伤,下边加派了人手才将他打散。
故事很简单,三言两语说个大概经过结尾。
古代记录这些东西一贯如此,从不肯长篇大论,齐封原从仅有的三行文字中,抠出些点,那个传说中的鬼婴是要吃亡魂才能长大。
也就是说亡魂增加了怨气,鬼婴得以变异。
那千百年过去,走进楼上楼的这个鬼婴是第二轮的变异?
他看向叶晓方向的小鬼,小鬼似乎有感应也看过来。
倒是有点灵性,可惜了,说不定在阳间投胎的时候是个小天才机灵鬼。
齐封原奉劝自己千万别闹不过度,这小鬼更可能是因为吸收了自己的灵魂力,才会偶尔出现相通的情况。
总之,找到想看的东西,帮助也不大。
明天公司的事情处理一下,就去找高洋文口中有可能成为怨灵的婴儿家吧。
一夜无梦,齐封原睁开眼看到小鬼竟然没怎么生长反而奇怪起来。
正常上班点来到公司,路过的同事打招呼都还很正常,看来张总的事情,还没有公布。
自己部门看到他来了,纷纷问他身体怎么样,齐封原笑了笑表示没事,想了一下,张总的事情还是不能从他的口中说出来。
只是还没正式上班,他的电话震动,齐封原接起笑称了句老哥,不过片刻,他的神色间有些失落。
紧接着,公司的副经理召集大家聚一起,悲伤地告诉大家:“张总出意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