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熙凤接过,给贾母戴在头上。
仔细一瞧,“呦……鸳鸯这手可真是越巧了。”
“二奶奶谬赞了。”
鸳鸯一向知礼,得了夸奖,也从不喜形于色。
贾母闻言,笑道“鸳鸯这丫头手艺巧,人也机灵,我使着舒坦,是个可心的……”
二人围绕鸳鸯说了好一会儿话。
贾母这才转了话题,“今个儿找你来,是有桩要紧事要吩咐你。”
“老祖宗请说,我都听着呢。”
“恩。”
贾母点了点头,对王熙凤恭敬的态度很满意,“去年府里头事情多,先是那边办了场丧事,紧接着又有娘娘封妃之喜,年底大老爷也提了官,里里外外的打点和赏银花了不少钱……”
王熙凤听老太太提起这个话茬,一时之间有些没反应过来老太太具体想表达什么。
诧异的看了贾母一眼。
“你一向是个伶俐的,府里的事情有你操持着,我很放心。”
王熙凤听到这里,就隐约有预感贾母接下来要说的事情,是桩大事儿,便没有言语。
只等着贾母喝了口鸳鸯递过来的茶,润了润嗓子。
“今个儿宫里头来人递了个信儿,说是边关又有战事,去年冬天就听闻有些地方闹了饥荒,如今还没开春呢,就又打起仗来,想来日子要难捱了。”
王熙凤有点没预料到,贾母的消息竟然如此灵通。
她还是今天跟贾琏去了永昌候府,听侯府的侍从说了边关的事情。
没想到这么短的功夫,贾母就已经收到了风声。
只听贾母继续道“前些日子,我闲来无事也翻了翻账簿记录,早前有了你的提醒,我留了心,如今一看,果真是千疮百孔,到处都是窟窿要补。”
贾母说到此处,连连叹息了好几声。
王熙凤跟在身边劝道“这些事情孙媳妇儿自然会处理,还望老祖宗不要挂心,好好颐养天年就是了。”
“都说让我颐养天年,可这些事情不解决了,我是夜不能寐,食不知味啊。”
贾母叹息一声,拉着王熙凤的手。
“眼下我倒是想起一桩旧事,十年前,那时候你还没嫁过来,有一年庄子里的收成不大好。府里免了几年佃户的租金,下人们跟着眼红起来,也打起了借银子的主意……”
“那时候你爷爷还活着,又体恤下人。便开口拨了不少银子下去,两个府里头,上了年纪的婆子小厮们借过不少,加起来少说也有几千两……”
“因为没急着收,一来二去这事儿耽搁久了,我就给忘了。”
贾母思索着,缓慢开口。
“如今想起来,给你提个醒,你抽个空把这笔账对一对,也好将眼前的事儿应付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