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曹雪芹传周汝昌 > 第22页(第1页)

第22页(第1页)

  当然,这只是曹雪芹诗格所以形成的一个因素,由于环境条件,生活经历,性格才情之不可能尽同于祖父,曹雪芹自然又有他自己的风格特点:第一,他的诗绝不轻作。第二,他的诗,格意奇,特有奇气。第三,曹雪芹的“诗胆”

。雪芹的诗胆如铁一样刚硬,而且如刀一样锋利。

  在北京城里只能住马厩和“水窝子”

的雪芹,终于不得不离开京城,到郊外去另谋生路。香山后街的小酒馆,不过是他经历中的一个小小的插曲。他出了西城门而远至香山脚下,中间还应有很多曲折。那时候,西郊是皇帝常到的地方,有几处著名的“御园”

,即畅春园,圆明园和以西的“三园”

:瓮山(万寿山)的清漪园(今颐和园),玉泉山的静明园,香山的静宜园。这些宏伟巨丽的名园,庚子(19oo)之变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后都破坏了。围绕这些御园,各有众多的护军驻卫,还有名色繁多的为园子服役的大量内务府属下的旗人和杂役。雪芹此来,大约也还是为了投奔这些人当中的亲友和相识,为觅求一个寄身之地。西郊很多地方都有过他的足迹。最后才来到了西山的近旁。

  所谓西山,广义的范围大极了,北京的西北是望不尽的层层峰峦,乃是太行山的余脉。狭义的,人们常说的西山,则指北京西郊离城最近的这一小层小山,也有数不清的小山峰,各有一个美好的名称。香山不过是其中之一,还有万华山、寿安山一带,大约就是雪芹最后落居的一个幽僻的地点。

  他这个住处,早不可确指,我们只知道:他的友人称之为山村,秋天则成为“黄叶村”

。一条小“巷”

——或者竟是指的一条小山径曲曲弯弯,很费力才找到他的小房子,四周围长满了蓬蒿野草,高得像要把房屋掩起来。门前是一片野水,出门一望,就是近在眉睫的碧水青山。环境是美的,可是那小房的破陋,让来访的友人为之叹息难过。雪芹自己也说是“茅椽蓬牖,瓦灶绳床”

——屋子是用草木对对付付搭架的,起码的家具也没有,那种贫困的情境,城里的人难以想象。虽然环境清苦,有一段时间的生活倒是颇为平静适意的。

  那时候,西郊的寺庙多极了,号称“七百寺”

或者还多,雪芹自小与庙有缘,喜欢寺院中的艺术境界,也有高僧奇士,借了佛门而隐遁在寂寞的山林深处。他闲来常常到这种地方去寻找画境诗材与玄谈哲理的禅侣。

  这一带有一个地方是他最喜欢的去处:樱桃沟。这只是距离香山不远的一条小峡谷,就是著名的唐代古刹卧佛寺的西侧,然而却是人踪罕到的一处奇境。这地方有一处泉眼,潺潺不绝,土人俗话叫它做“水紧头儿”

,即泉水的最初源处,后来文人则写作“水源头”

了。谷的俗称就叫“山沟”

,因谷内有数百株樱树,花开时灿若明霞一般美丽,所以就名为“樱桃沟”

,谷中成片的竹林和各种古树,地上则布满了无数的奇岩怪石,以致那路径极为难走——竟有“跌死猫”

这种有而诙谐的俗名。所以肯来玩赏的人极少。入谷以后,浓荫翠覆,百鸟交鸣,真是一种人间的仙境。

  这个地方的美,可以引用明末刘侗所著《帝京景物略》卷六(西山,上)《水尽头》条说:观音石而西,皆溪,溪皆泉之委;皆石,石皆壁之馀。其南岸:皆竹,竹皆溪周而石倚之。燕(北京地区)故难竹;至此,林林亩亩;竹,丈始枝;笋,又犹箨;竹粉生于节,笋梢出于林,根鞭出于篱,孙大于母(按竹根横行,为鞭,鞭末端又派生小竹,名为孙竹)。

  过隆教寺而又西,闻泉声;泉流长而声短焉:下流平也。花者,渠泉而役乎花;竹渠泉而役乎竹:不暇声也。花竹未役,泉矣;石隙乱流,众声澌澌,人踏石过,水珠渐衣,小鱼折折石缝,单间跫音则伏于苴,于沙。杂花水藻,山僧园叟不能名之……。

  这一地方的风景,竹林和泉溪乃是两大特色。接着写春花之盛,秋叶(柿叶)之美,明朝诗人的题咏,如黄耳鼎:“鳞鳞柿辉光,实叶丹相属……每泉分一枝,为竹万竿绿。”

如第学曾:“柿林影,竹圃声琅轩。”

如李元弘:“得水竹光争日好,矜秋柿粉饱霜红。”

皆可作为真实写照。

  雪芹是喜欢这种山村的幽美之境的,但是贫苦之况,却也是不易忍受的,正如他自己所说“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他对自己原是个“浑身矛盾”

的人,非常清楚。他的好友敦家弟兄了解他,说他是“举家食粥酒常赊”

,“日望西山餐暮霞”

。这前一句用的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7o9-785)的典故,他穷得没米,全家已经多日只喝稀粥了——中国南方一般是以米为主食,米够吃时是蒸干饭,只有穷极了才喝“稀的”

。后一句是借用道爱炼气功的用语,比喻雪芹常常没有饭吃,只好眼望着西山“吸”

那云霞之气——这说得极文雅有,实际却是苦得很的景况。

  雪芹这时以何为生?开小酒店已经是成为过去的事了,此时他的收入有两个来源:一个卖画,一个是当村塾的老师,教一些村童们念书认字。做塾师通常叫做“教馆”

。雪芹在城内做西宾,大约也与此有关,是做先生教书,而不是管案牍的相公。还有传说他在外县教过馆——那么他到山村里,仍然借教馆勉维生活,是极有可能的。村塾的先生待遇极低,民间常常流传着一些名人未“迹”

时做馆师的那种可怜的寒酸境况,人们常拿这题材当启的材料。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