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去的还有苏惟钧,他作为县试保人也是必须到场的。
这时天色还是一片漆黑,苏家的家仆提着两个灯笼在前面引路,苏惟钧和赵鸿义并排而行,苏惟钧边走边给赵鸿义交待一些考场注意事项。
路上提着灯笼的行人络绎不绝,这些人都是去赴考县试的。星星点点的光芒汇成一条灯火的河流,向着县学宫缓缓流去。
来到县学宫门前的广场上,只见黑压压的一片人头,有应考的考生,有陪考的家属或仆役,有作保的廪生和里长老人,还有弹压秩序的兵丁和衙役。现场人头攒动,足有几千人,这么多人同时说话,使得现场一片嘈杂,巨大的嗡嗡声传得很远都能听到。
广场靠近学宫大门的后半部分已经围起了一道栅栏,有东西两道辕门,此时还关闭着。栅栏上挂着一排高脚灯笼,不过这些灯笼的照明效果有限,现场还是显得略有些昏暗。
这时开始鸣锣集合保人了,苏惟钧对赵鸿义拱了拱手道“祝贤弟旗开得胜,榜上有名。”
接着便去辕门内集合了。
寅时一到,开始入场。两道辕门打开,考生纷纷鱼贯而行,进入栅栏围着的区域,这里是点名和搜检的地方。只见一个穿着官服的中年人端坐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这应该便是现任上海知县孟老爷了,而他身旁则站着一些阅卷考官和保人。
这是赵鸿义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时代的官员,只见这孟知县戴着乌纱帽,身穿着绿色的七品官袍,大约三十多岁,一脸威严,很有官员的派头。
接着开始唱名,几个吏员分别拿着花名册开始按照考生所在的区域点名,点到名字的考生依次上去接卷,唱保,验明正身,搜检,最后拿着卷子归号。
“新江乡赵庄考生赵鸿义,年十五,身中,面白无须……”
终于小吏念到了赵鸿义的名字。
赵鸿义连忙走上前去,跪下给知县老爷磕了个头——没办法,这个时代民见官就是要下跪磕头。
起身之后,赵鸿义学着前面的考生用一种奇怪的音调高声唱道“苏惟钧廪生保。”
这时早已站在知县身侧的苏惟钧站了出来,也用那种奇怪的音调高声唱道“廪生苏惟钧保。”
一直端坐在公案后如同庙里菩萨雕像一般的孟知县瞟了一眼苏惟钧,又很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赵鸿义,但是并没有说什么。
旁边小吏给赵鸿义了试卷和草稿纸,赵鸿义便走下高台,到一旁的搜检厅接受搜检。搜检包括搜身和检查考篮内的所有物品,以确保片纸不得带入考场。
在搜检厅中,赵鸿义被搜检的衙役命令把衣服都脱掉,只剩下贴身的一件衣服。在一群粗胚衙役兵丁面前脱衣服感觉十分羞辱,饶是来自后世的赵鸿义也觉得十分尴尬,旁边一个年纪略大些的考生忍不住叹道“真是斯文扫地!”
负责搜他身的那衙役皮笑肉不笑地说道“乡试搜检比这严多了,看你这样子怕是没机会体验那滋味了。”
“你……!”
那考生本想作,不过他马上又意识到这是什么场合,只得忍气吞声,一言不地收拾东西走人。
在二月份的大冷天里脱得只剩里衣着实不好受,幸好很快搜检就结束了。赵鸿义赶紧穿回衣服,收拾好考篮,走进学宫大门。
喜欢穿越大明农家小子的奋斗史请大家收藏穿越大明农家小子的奋斗史本站更新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