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余下朝臣仍然认为皇室规矩不可破,未来谁也不敢保证李云璟是否会成为威胁国家安定的隐患。
李云璟看着跪了一地的朝臣,深吸口气。他走上前跪地叩拜,铿锵有力的说道:“太原李氏子李云璟在此立誓。终此一生,不走仕途,不入京师,不留子嗣!”
第274章
终此一生,不走仕途,不入京师,不留子嗣。
这等同于断绝了自己的前途,断绝了自己的后代。这样的毒誓倒让在场众臣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
程御史似乎觉得不够,他认为规矩就是规矩,不能因为一个人而被破坏。既然他是忠烈之后,那就更应该以身作则,方不辱没李氏门风。
赵崇裕凉薄的看了眼程御史,语气泛着冷:“是否辱没李氏门风不是你随便说说而已。李云璟远赴边关,救下杨文鼎将军,深入北辽瑶山,找到荣海罪证。回归之时又策反北辽部落,解了边关之危。甚至关于燕州城互市之举措也是李云璟同6文师兄弟一同制定。试问程御史,这一桩桩一件件,有哪点辱没了李家门风?李家将门世家,荀氏清贵门庭。朕倒认为李云璟文能秉承荀氏经世之才,武可承继李氏赤胆忠心。”
范侍郎上前一步,拱手道:“李公子同皇帝师出同门,荀太师教导有方,此次解决陈国危机,多亏皇上运筹帷幄,知人善任。我陈国有如此青年才俊,实乃君之幸,国之运,民之福呀!”
范侍郎话音一落,众大臣互相对了对眼神,高呼:“君之幸,国之运,民之福!”
赵崇裕微微抬起下颌,高声道:“不,是民之福,国之运,君之幸。民乃国之本,先有民,方有国,最后才是君。”
伏先生满眼欣慰,他悄悄用袖子抹了抹眼泪,同大臣们一起跪地高呼:“吾皇圣明!”
李云璟和6舟齐齐松了口气,他们知道,一切都在这“吾皇圣明”
的声浪之中,结束了。
他们双手紧紧交握,从未有一刻像现在这样庆幸。
“师兄,你有想过若当年先帝选择保全的人是你,或许今日受众臣朝拜的人就是你了。”
6舟小声问。
李云璟摇了摇头:“那时的我们都没有选择的权力,如今我们兄弟都活着,这便很好了。”
他悄悄抬头看着高高在上的那抹明黄,笑着说:“执掌天下又如何呢,如果我没有投身李家,我便遇不到师弟了。没有师弟的人生,那该多无啊。”
他扭头看向6舟,收敛笑意,用虔诚又认真的语气说道:“江山万里,不及师弟。”
……
大殿之内的事情解决了,但关于梁州府和江宁府两地叛乱,以及北辽细作荣海和方士弘等一干人尚未判决。这些事情都需从头理顺,再由大理寺开堂公审,最终定罪。
主犯方士弘、荣海、刘霑、孙授等人死罪难逃。自登州府后苟延残喘的刘氏也终将面临覆灭。刘秉浑浑噩噩的回到家,又被族长告知二房早已自请除族,他忽然笑了。原来皇帝早已为皇后做好打算了,原来皇帝之前留着刘氏,不过是等待时机,将他们彻底掀翻。
盛极一时的刘氏,就这样没了。
刘太后在得知江宁府事败之后,便知道刘氏不行了。公审之后,赵崇裕赐下刘太后三尺白绫,就像当年她赐给李贵妃的一样。因果轮回,终将得尝恶果。
刘皇后挺着肚子站在回廊下,雪后的空气清悠远,点点梅香萦绕鼻尖。
杜鹃小心扶着刘皇后,小声道:“娘娘不去送送太后么?”
刘皇后扶着肚子摇了摇头:“不去了,刘家罪孽滔天,姑母心狠手辣。这些年你也看到了,便是大伯父刘秉都知道安心做官,可姑母却依旧在后宫兴风作浪。她贪恋权势,从未死心。我们这一脉已经自请除族了,同那些人便再无瓜葛。何况我如今身怀龙嗣,当以皇嗣为重。”
话虽这么说,但刘皇后心里还是不好受的,毕竟是生养她的家族。但她心里同样清楚,她的家族都做过些什么。皇帝看在她的面子上饶赦了无辜的族人,已经是法外开恩了。
“外戚不摄政,杜鹃,自始至终我们要做的都是和皇帝一条心。所幸父亲明理,兄长虽平庸却为人正直,刘家没落了,却可保一世平安。这便很好了。”
杜鹃替刘皇后理了理大氅,道:“娘娘说的是。皇上待娘娘真心,若娘娘诞下皇子,好日子都在后头呢。”
刘皇后笑了笑,点头道:“是啊,我此生已无憾了。”
这几桩滔天罪案全部审理完已快到春节了,朝廷又经历了一次大换血。涉案官员处死的处死,流放的流放。当然,在李云璟求情之下,赵崇裕也赦免了方大娘子。至于周子游,他曾参与人口拐卖,本是重罪,但念在他上瑶山有功,遂从轻落,改判流徙一千里。方大娘子接回周老婆子,带着自个亲娘和儿子同周子游一起去了流放地,之后如何,便不得而知了。
这期间,李云璟去天牢看了方士弘。对方士弘的印象,最初是他在德阳县做知县的时候,后来再见又是在平县了。之后想想,方士弘特意去了平县大牢,显然是冲着荣四去的。
如今再见,是在天牢,李云璟心里并无波澜。他只是觉得世事有些奇妙。他无意中写的话本《德王的复仇》竟无形之中牵动了这么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