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永甲热泪盈眶:“不管老爷咋样,我最敬的还是先生!”
说罢,就扑通跪下去,叫了声‘成先生’就要磕头。“爷你好好说话……”
成从渊忙不迭挽起来,一见他的脸,就感叹地流起泪。
“爷对俺是仁至义尽了……”
进士爷的回府并未太声张,但仪式却必不可少。叶永甲先被乱糟糟的人群簇拥着,到了济南叶家祖坟;后转至叶忠靖公祠,又拜了他的亲叔。叶永甲极厌这些礼仪,情绪带着忿怒,成从渊看出八九,低声教导道:“爷也不是小时了,咋还啥事都这样?爷以后得管事,寻思的事更多,这时候先不耐烦起来了。”
叶永甲答应了一声。
他们下了马,一径向叶府内院去。叶隆坐在正厅,缓缓抬起眉眼,见二人伏跪在地,便一把手站起,慢抚成从渊银白的头:“要没有先生教导,犬子没有今日。您虽不是正经请的,但莫个人比你教的好……我就唤你做先生!”
“老爷这没啥……”
成从渊声音有些干涩,使劲吞咽着口水。“爷也挺不容易的呀……”
他慢慢抬头,眼圈俱红。
叶隆突然没话了。他扭头不看成从渊,径自走过去,叶永甲同样缄默。
“……府里出了进士爷喽!”
叶隆似带着冷笑,转身回了内屋。
成从渊立马站起,见叶永甲尚僵在那里,一把手扶起来,笑说:“你听不出来?老爷这是夸你哩!”
他先是毫无动静,后才醒过神来,麻木地‘噢’了一声,又慌向成从渊作揖,才随着叶隆入了里屋。成从渊站立在厅上,重重叹下一口气。
约在年末,叶隆就接到了诏命,令他早日归班。叶永甲此时亦再入京师,授了兵科给事中,这还是诸大臣考虑叶隆的面子上议定的。可叶永甲在京处事没几天,叶隆又要入朝,家中眼看没人理事,成从渊考虑多番,终是写信叫他主子回来。
叶永甲始揭开信,便有些不知所措。成从渊倒是开门见山,让他报假回府,但第一次决断这样大事,叶永甲十分后怕。
可此话毕竟自成从渊而出,使他没有一丝犹疑,当即托以‘祖宗忌日,当回乡参祭’之名,上表请假;众大臣对于这封请表的底细心知肚明,亦因与叶隆的交集而奏上请许,皇上也极通常情,当即批了。
叶永甲匆忙离京,费了好几天行程,赶到家中日头已然落了大半,他很想赶紧见完父亲了事,就独自启开门,里面有些摸黑。只到一个站在假山后的奴才提着油灯引来,微光上下乱摇,才稍微找得清大路。叶永甲回身见那奴才,身材短小,面色大概是光暗的缘故,看着煤一般黝黑;头散披,盖着半截额,眼睛东张西望,时刻不安。
“成先生怎么没来?”
他语气里充满鄙夷。“奴才见成先生劳累,特地叫他歇息。老爷么,早走了。”
“哦。”
那个奴才提着灯躬身开路,过了会儿,叶永甲对他已非那么厌恶,竟开口问他:“你叫什么名?”
那个奴才转过脸笑道:“小人叫寇中,微不足道,爷问过就忘了……”
他与叶永甲说着,并没专心看路,脚下忽然踩了空;那灯荡了三荡,他步子一溜,一滚就滚在草坡之上。叶永甲忙停了步,却见寇中自己爬了起来,那灯在手里仍紧紧捉着不松。一时惊魂未定,抬眼就看见成从渊大步赶来,身旁围了一圈油灯,口中吆喝:
“寇中哩!你平日活啥不干,看老爷回来不说一声,自己倒去讨个熟脸!”
寇中一个踉跄又栽在地里,立马站起,身子都直不起来,慌忙向后边奔去。叶永甲还不知什么事,成从渊就领着几个人,满脸通红地赶来。
他急拦住:“那个叫寇什么的怎么了?”
成从渊定了几口气,咬牙切齿般说道:“这厮在老爷跟前就好巴结,老爷烦杀他哩!他看巴结不上,又来蹭我的光,想要我给他些事管。我当真可怜他,给他管宅后的一亩田;他倒收开民户两三倍的钱装自家钱袋里了,老爷当即把他撤了。今天好,他早早得了消息说让我歇歇,自己倒来见爷哩!琢磨攀上爷干事。爷万万别信他,这等人要是管上事,有朝一日卷钱跑了也说不准!”
他义正辞严。“这种人让他巡夜也不老实……干脆爷叫逮了他,逐出去罢!”
说完就叫人去拿,叶永甲没有让路,半天才叹道:“那人挺可怜的……成先生就饶他一次,就一次,不知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