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妇村迁移的度很快,快到出乎6十二的意料。
在6十二的预料当中,郝凡五郝大知县肯定会同意往6家庄迁移一些寡妇,但是那些寡妇们是否愿意可就不太好说,可能最后也就是有百十个妇人愿意搬到6家庄来居住。
可是6十二怎么也没有想到,吴班头的一番屁话,直接说动了整个宁阳县大大小小十一个寡妇村,加一起足有六百多个妇人搬到了6家庄。
忽然多出来六百多个寡妇,这已经不是“寡妇门前是非多”
的问题了,而是6家庄以及附近一些村庄的很多男丁和一些搬过来的妇人们在双向奔赴——6家庄和附近庄子的一些男丁们家里有地,兜里有钱,而有些妇人们也受够了原本无依无靠的苦日子,想有找個可以依靠的肩膀。
这种双向奔赴不能说是干柴遇烈火,却称得上是一拍即合。
但是这里面涉及到了一个问题:自南宋兴起的那套贞洁牌坊理念和蒙元时过度开放的民风彼此冲突,而大明朝又没有一部完善的律法来规范这个事情。
说句难听点儿的,那就是大明朝早期的道德观念甚至都有大量蒙元道德观念的残余。
比如说著名的收继婚。
蒙元的收继婚算得上是草原的传统,有父死子继和兄死弟承两种方式。
前者是父亲死后,儿子可以继承父亲的小妾,后则是兄长死后,弟弟可以娶嫂子。
这种收继婚的观念在江南一带还好一些,毕竟南宋再怎么怂送也坚持了一百多年,蒙元占据江南的时间也不算太长。
可是在沦陷于金、元之手几乎两百年的北方尤其是燕云十六州地界,虽然也没人能接受父死子继的收继婚,但是兄死弟承的收继婚却相当有市场。
这种观念上的冲突其实并不明显,正常情况下也不会有太多人关心。
但是背不住有6十二这种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一门心思想给朱重八朱皇帝和大明朝廷添堵的角色搞风搞雨。
像这一次寡妇村的妇人们搬到6家庄,然后和6家庄以及附近几个村子男丁双向奔赴的事儿就是如此——如果这些寡妇村的妇人们还是散居在宁阳县各地的寡妇村,那么她们是否改嫁也只是小范围的少量现象,不会引起太多的关注。
可是当这些妇人们都搬到6家庄,并且和6家庄以及附近几个村子男丁双向奔赴之后,这事儿就变得极为显眼。
大量寡居的妇人想要改嫁,使得官府不得不正视原本被刻意忽视的寡妇改嫁问题——官府应该支持寡妇改嫁还是应该支持贞洁牌坊?
支持寡妇改嫁,因为蒙元时期民风相当开放的原因,很容易会给人一种支持蒙元旧俗的假象,和朱重八朱皇帝当初说的“复我华夏衣冠”
冲突。
支持贞洁牌坊,天底下因为战乱而产生的大大小小寡妇村数不胜数,这些抱团取暖的妇人们数量太多,官府养不起,朝廷养不起,她们自己也活的艰难。
事实上,明初的时候,真有乞丐能有二妻,甚至于有二妻的乞丐还会被人夸奖心善——自个儿都活不好,还愿意多照顾一个妇人……
所以,对于官府和朝廷而言,寡妇村的存在是一个很令人头疼的问题,无论怎么选择都很难。
眼看着“朱六爷”
和郝凡五郝大知县都紧皱着眉头,6十二却是心里大爽。
头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