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时间。
之前行刺秦歌的那对男女,现在由秦歌的兵士押解,已经坐上了囚车,正在大街上游行。
两人高傲的扬着头颅,他们觉得他们是在为民请命,做的事情都是对的事情。
周围的百姓看着用纸张写出来的罪行,只觉得心在滴血。
这两个可都是大好人啊!
那些京官太过分了,我们家也揭不开锅了,他们还在瓜分粮食,朝廷赈灾的粮食!
到最后,我们都没法去领……
这种人就应该被天打雷劈!
老天不公,为什么这样的义士要被游行,而那些京官为什么不去死?
张角坐在一家客栈,正慢悠悠的饮着酒,听着酒楼中那些宾客的讨论。
“刺杀赵王的门客,这两人是义士啊!”
“是啊,赵王到这之后,闭门不出,他那门客和那些……富商,同流合污,吃的是百姓的肉,喝的是百姓的血!”
“让灾民吃糠喝稀,里面还有沙子,把朝廷拿来赈灾的好粮食售卖,这……如此官员,简直是朝廷的跗骨之蛆!”
“可惜,他们两个失手了。”
“普通人怎么斗得过强权?”
“还以为这次行刺可以让那京官收敛,没想到变本加厉。”
“昨天晚上有人看到那些大户人家的护院都带着箱子进了赵王的住所……”
“要是有义士能杀光这些贪官,那该多好啊?”
啪嗒,啪嗒……
就在这个时候,上楼的声音响起。
张角转头一看,却是蔡文姬。
张角连忙起身相迎,给足了面子。
蔡文姬来到张角面前,行了一礼,轻声道:“见过张道长。”
“蔡姑娘来了。”
两人寒暄了一下,同时坐了下去。
很快,蔡文姬也听到了一些议论声。
她皱着眉头,看向了讨论的那一桌,现竟然是一桌书生!
其中一个书生见有美人在看自己,不禁停止了腰板,朗声道:“两位义士,可悲可叹。可惜,官不见民意……”
蔡文姬回过了头,已经懒得听他们的高谈阔论了。
这些人,枉读圣贤书!
也不是所有的读书人,都是有脑子的。
“蔡姑娘,对王爷米里掺沙,加麸糠,如何看待?”
张角悠然道:“不得不说,麸糠那种东西,哪怕是畜生吃了都不好消化啊。”
“张道长是想考文姬了。”
蔡文姬露出了一丝淡淡的笑容:“对于赵王做的事,文姬认可,也不认可。”
“哦?认可在哪,不认可又在哪?”
张角挑了挑眉。
“文姬大概能猜到王爷的意思,王爷如此赈灾,怕是不想让一些人浑水摸鱼吧?”
蔡文姬叹息了一声:“只要家里还有余粮,普通人是不会去领那掺沙又掺麸糠的米的。”
“如此一来,灾民就可以领到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