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羊山在这几年间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世代以作田为生的农民一夜之间变成了农民工,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和熟悉的故乡,去到陌生的城市务工。这其中有心酸、无奈,当然也有收获。人们的腰包确实比之前鼓了,吃的方面也改善了不少。以前只有过节过年才舍得吃的荤腥,现在却能经常吃上了。
另外,手里有点余钱之后,大家先想到的就是盖房子。村里的瓦房被推倒了,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两层平顶楼房。你去看看,现在整个羊山村,甚至整个什马镇,整个芜丰县也看不到多少瓦房了!要知道,在五六年前,整个芜丰,除了县城,家家住的都是沙浆墙的瓦房。
只不过因为没有钱装修,绝大部分的人家都是起了个毛胚就搬进去住了。灰色的粗沙水泥墙,连白灰也没刷一遍。有一些爱面子的,倒会选择先把外墙刷一遍白灰。这给不知道内情的人一个错觉,这家在外边挣了大钱回来!
家家的二楼都留了一个吊楼,也因为手头紧而没有安栏杆,光秃秃地戳在半空;楼梯也没有装扶手,总之就是能简就简,先起个框架再说。至于家具嘛,就更不要说了。家家都是搬的旧家具进去用。这些东西可以以后慢慢添置。
另外,去年国家还出台了一个新政策。那就是免除九年义务教育的一切学杂费。
这意味着孩子们从小学到初中都不用交学费!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消息啊!孩子不用交钱就能上学,多好的事啊!这大大地解决了人们的困难。以前大家为了孩子的学费愁,有许多的人家甚至因为不想出学费而早早让孩子辍学……
现在好了,国家的这个政策出台,让大家注重起了孩子的教育。羊山小学迎来了史上最多学生的一年,光一个年级就有两个班,全校总共有六百名学生!
家长们不再为学费烦恼,转而操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这是多么惊人的转变!
放在以前,哪个做家长的管过孩子的学习,反正读不下去了就别去浪费钱,早点出门打工补贴家里。
时间到了正月尾,陈有和两口子眼见地基打好了,便准备出门去北江做事。有丰打电话来,说厂里来生意了。
谭家英便着急起来。是啊,还不赶紧出门挣点票子,说好了年底给人家结帐的,怎么拿得出来?
她马上催着陈有和赶紧把屋里的事安排妥当,好早点出门挣钱。
陈有和说,“只能让老二帮忙盯着,老大就别指望了。”
“行啊。那就去跟二哥说说。”
就这样,两口子马上来到了有登的住处。因为老屋倾斜,肖家搬走后,有登也思忖着要搬出去。可是能搬去哪呢?老大的旧屋想都别想,老大老婆肯定不会同意。思来想去也只有自己原先那间瓦房可以勉强落脚。有登请人把屋顶上的那个窟窿修补好了,稍微收拾了一下,一家人就住了进去。
这时候,有登两口子和小女子桃花正围在门口的旧木桌上吃午饭。金生和丹红过了元宵节就坐车去北江打工了。这个厅里的其他住户早几年就搬走了,这里成了柴火房。
厅堂里靠后门的地方放了一个小的铁皮土灶,土灶上架了一口小铁锅,这便是有登屋里煮饭的地方。因为别的住户都搬走了,丛莲才敢把灶放在厅堂里煮饭。
有登那间昏暗的屋子还像之前一样摆设,屋里除了一张破斗床和两口木箱子,再也没有一件像样的东西。
因为这些年的磨难,加上有登一直待在屋里作田,屋里又要养三个孩子,金生这些年又一直在上学,桃花也上了三年级,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要供养两个孩子上学,这是多么的难!这些年有登一家一直过得紧巴巴的。一家五口仍然只有一张破斗床可以睡。天气热的时候,有登让三个孩子睡床,他在门口睡一块打斜的木板,老婆丛莲个头矮,则蜷在饭桌上。天气冷的时候,他让丛莲到床上跟孩子们睡。自己则用两张长凳紧挨着床搁两块木板,木板上先铺一层干稻草,他的床就铺在稻草上……
日子这样艰难,他常常恨自己的无能,不能让老婆孩子过上舒坦的日子,甚至连床也睡不上……
去年下半年,金生没去读书了,他和丹红一起,跟着老三两口子到北江打工去了。原本他想着给金生多读点书,自己吃了没文化的亏,怎么也要让孩子多学点文化。可是金生上到初二怎么也不愿意再去了。他知道孩子是看家里太艰难了,不愿意再读书,想要打工挣钱减轻家里的困难。
陈有和两口子来到有登屋里的时候,他一家人吃饭已经接近尾声。
陈有和开门见山地对有登说,“老兄,我这两天就要出门了。我不在屋里的时候,你得帮我监工,还有差什么东西,你也得出面帮我先赊着。”
有登一口就答应了,“好,做得。我只要有空,就会过去盯着。”
,对于老三两口子,他心里感激他们带自己的两个孩子出门做事。金生和丹红出门的时候不过十五六岁,如果不是老三两口子答应带去,他还真的不放心。听两个孩子回来说,家英介绍金生到她厂里做小工,还亲自教丹红做鞋,就是吃饭也跟着叔叔婶婶一起。因为他们两姐弟不会煮饭,吃馆子又贵,他婶婶说反正煮两个人的也是煮,煮四个人的也是煮,就让他们跟着一起吃了,只是一个月算点伙食费。有登记着弟弟两口子的好,因此他想也没想就答应了老三。就算耽误自己田里的活也会帮老三看着建房的事。话说,就算没有这档子事,他也会帮忙的。兄弟姊妹间,本来就该互帮互助。这才是兄弟姐妹存在的意义。
陈有和两口子得到了老兄这个回答,放心地坐车去了北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