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邻村事件让不少人都知道了他,知青条件一向都算不错,他连大瓦房都快盖完了,又是个干活儿的能手,识文断字,自然也成了香饽饽。
于是原来找不到对象的刘胜利,一下成了热门,马不停蹄就开始相亲。
刘胜利在一众待嫁的姑娘中直接挑花了眼,有天晚上笑呵呵的炫耀,
“呵呵,我可得挑个好人家的姑娘好好过日子。”
嘚瑟了几天,在我们要看不下去之前终于自己看中了一个,可姑娘还是友邻村的,叫华诗诗,名字很好听。
小学毕业,比刘胜利小一岁,一直在家里忙活,村里嘛都那样,几个兄弟几个姐妹,家里条件不算多好,但是长得不错。
刘胜利带着来过一趟知青院儿,自然,也是为了炫耀。
姑娘个子大概接近17o了,比刘胜利都矮不了多少,一看就是干活儿的能手,五官端正,大眼睛双眼皮,嘴唇薄薄的,但说话声音像百灵鸟一样,清脆舒服。
我就说嘛,谁还不是颜控呢。
两人很快就定好了,半个月后房子盖好了就结婚。
这家人没提什么过分的,这年头少有提过分要求的,黄家那种奇葩是少数,毕竟这年头的人要脸面的。
结亲又不是想要结仇,彩礼是正常的三十块钱,要求家里家具齐全就行。
大瓦房不必说,顶多半个月就完工了。
于是刘胜利每天红光满面,比上一次要结婚时还要兴奋,毕竟这个媳妇更漂亮。
今日刘胜利家里寄来了信,随信的还有2oo块钱。
他家里信中说,不是想不管他,就是觉得过两年政策可能变动,说不准就能回城,想让他等等,不要着急,还是在城里结婚好。
可现在既然他非要结婚家里也没辙,所以寄了两百块钱来,支持他结婚。
信里也一再跟刘胜利解释了,两个龙凤胎的弟弟妹妹早产,一向身体不好,怕他们吃不了农村的苦。
他这个老大一向身体好,从小到大都没生过什么病,所以才委屈他这个老大了,希望他不要怨恨家里。
信里还说,家里的房间永远给他留着,他回去永远有地方住。
刘胜利早上收到信,把信给我们几个人看了一遍,中午就把借的钱都还了,下午上工之前抱着信哭了好一会儿。
我出门现,于凤娇看着刘胜利哭,自己也躲在墙角哭了一会儿,也许是对比之下觉得自己太可怜了吧。
我在边上站了一会儿,实在词穷没能说出一句安慰她的话。
于凤娇自己倒是擦了擦眼泪,“没事儿,我心里有数。”
这句话都不知道是对我说呢,还是对她自己说呢。
傍晚杨二牛再来跟我要柜子时,刘胜利主动站了出来,
“我那新房缺家具,求着祝安给我了。”
杨二牛恍然,没有什么不高兴的表情,一脸憨厚老实的主动开口说,
“哦,忘了你这茬了,你确实比我急用,好吧,没事儿,那就留给你用吧。”
本来我也没答应给他,说得好像那些家具是他送给刘胜利的似的。
我笑了一声出鼻音‘哼’,刘胜利木头脑子没反应过来对方这话里的意思,接着闲聊下去,他一脸好奇地问杨二牛,“你真不盖房子?”
毕竟杨二牛的媳妇都怀孕了,媳妇家还有已婚的哥哥和弟弟,一个未嫁的妹妹,这一大家子人,够热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