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林双手一摊:“就算我现在从泉州调粮,等送到驻北军也至少要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送到,到时候一切都晚了!”
白自在强压怒火道:“去年我听说了一个传闻,说是我儿不甘只将泉州米卖给白家米铺,受制于新都主家,所以扶持了几个傀儡行走于龙国南北进行卖粮。这种传闻当真是胡说八道,泉州白家与新都白家本为一体,我儿又怎会多此一举,扶持傀儡!”
白天林面不改色:“传言的确荒谬,不过这两年的确泉州都迎来了大丰收,米粮却有盈余,儿子我也的确结识了其他米商。只不过和什么脱离掌控八竿子打不着。”
白自在点了点头:“新都以北五十里,有一座舜风城,天南海北的货物大多数都是在那里中转,然后往龙国各地。”
“我们白家米铺经营的泉州米专供龙国东部与南部,剩余的都销往了更东面的周边附属国。”
“而近两年龙国北部与西部,都分别出现了泉州米的代理商,这北部的代理商便是舜风城最大的商行万货行。”
“既然万货行是我儿的代理商,想必十分熟路,万货行应该可以调剂出五万石泉州米的。”
说起泉州米北部和西部的代理,白自在心里就非常的不舒服,泉州米丽丽饱满,品相又好,煮出来自带香气,而且滋味甘甜。
但是泉州米贵呀,而且从南方泉州运到北方之后,因为多了运输成本,所以价格就更加高得离谱。
北方又不及南方那么富庶,所以白自在认为把泉州米运到北方售卖,性价比太低了,不如用次一点的廊州米替代,廊州就在龙国北方,米价便宜。
6世久一直认为如果白天林做生意依靠外力,犹如无根浮萍,必须要掌握一项独有的核心技术,才能长远展。
几年里,6世久依据《农经》古法和自己的研究,明了一种特殊的肥料,能够极大增强土地肥力,间接影响农作物的品质。
第一年里,泉州粮食亩产一百斤,施加了6氏肥料之后,生长度加快,产量提高。
第二年里,泉州粮食亩产一百七十斤,农作物经过一代又一代的改良,逐渐完美。
第三年里,泉州粮食亩产跨越性的来到了三百斤,就这6世久依然不满足,他丧心病狂的将王家的耕地全部以气运冲刷了一遍,变成了“风水宝地”
。
去年,泉州粮食亩产在6氏肥料与“气运之地”
的双重加持下,亩产达到了五百斤。
种植成本比过去多了三成,但是收成却达到了过去的五倍。
泉州方圆五十里的人,有七成是农户,他们都因为亩产提高获得了好处,所以泉州人全都默契的守住了这个秘密。
现在的泉州,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句:放眼九州,只有泉州没有乞丐和穷人的存在,只有小富与巨富的差别。
成本降低了,但是售价不变,6世久就与白天林合计挑选了几个实力很强的商业伙伴去占领龙国北方与西方市场。
凡是泉州白家的代理商,从泉州收购米粮的进货价依旧不变,但是泉州白家会免费送货上门,这样这些代理商即使加价五成售卖,依旧比北方、西方以往的泉州米价格低得多。
看似白家种植成本提高,又承担了运输费用,但是获利是往年的三到四倍。
舜风城的万货行,恰好今年订购了两百万石的泉州米,四五天前刚刚运到舜风城,泉州白家的专属运粮队收到了东家的消息,没有着急回泉州,而是原地待命。
白自在既然已经聊到了舜风城的万货行,倒也不用白天林自己引导话题了,他直接开口道:“我若与万货行的万掌柜沟通一下,调剂出五万石想来也是可以的,但是那姓万的忒不是东西,心思歹毒的紧,怕是要狮子大开口咯!”
万芳听到白天林一句姓万的忒不是东西,心中有些恼怒,虽然知道说的不是自己,但是总感觉白天林在指桑骂槐。
白自在摊牌道:“我知道泉州米贵,万货行平日里在北边一石泉州米作价两千钱,五万石粮食便是十万两银子,加上你运粮到驻北军的费用,我给你十五万两。”
白天林想了一下,拱手道:“那我就尽力而为吧!”
又寒暄了几句,白天林便起身告辞,准备前往舜风城。
回自己院子的一路上,白天林都绷着一张脸,生怕忍不住笑出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