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封神榜三部曲演员 > 第18章 子牙谏主隐磻溪(第1页)

第18章 子牙谏主隐磻溪(第1页)

有一诗说:渭水潺潺日夜流,子牙从比独垂钩。当时未入飞熊梦,几向斜阳叹白头。

话说子牙看完图样后,纣王问:“这个台需要多少天才能完成呢?”

姜尚回答道:“这座鹿台高达四丈九尺,上面有琼楼玉宇,碧槛雕栏,工程非常浩大。如果要完成这个工程,需要三十五年的时间。”

纣王听完姜尚的奏报,对妲己说:“我的皇后啊,姜尚告诉我,建造这座鹿台需要三十五年才能完成。我想时间转瞬即逝,岁月如流水般无情,年轻时可以行乐,但人生短暂,怎能长期沉迷于享乐呢!建造这个台子实在毫无益处啊。”

妲己回答道:“姜尚是一个方外术士,他总是说些不靠谱的话。哪有建造鹿台需要三十五年的道理!他的言论荒谬无稽,是在欺骗我们的君主,应该受到惩罚!”

纣王说:“皇后说得对。传话给奉官,我们可以一起对姜尚进行炮烙刑,以正国法。”

子牙说:“陛下,请听臣言。建造鹿台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会劳民伤财。希望陛下能放弃这个念头,不要再继续建造了。现在四方战乱频,水旱灾害不断,国库空虚,百姓生活艰难,但陛下却不关心国家安危,也不顾及百姓的福祉,每天沉迷于酒色之中,远离贤者,亲近阿谀奉承的小人,导致国家政治混乱,忠良被杀害,百姓怨天尤人,国家处于危局之中。这已经是累世累代的警示了,但是陛下始终没有反省。现在又听信妲己的谗言,盲目兴建土木,伤害了万民。臣不知道陛下最终的结局会是怎样。臣是陛下知遇之恩,因此必须赤胆忠心地上书陈述实情,即使冒着生命危险。如果陛下不听臣的话,恐怕最终会像当年造琼宫一样,社稷和百姓都将不久为他人所有。臣怎么能坐视不言呢?”

纣王听了之后,大声骂道:“你这个匹夫,竟然敢污蔑天子!”

传令两边的承奉官:“给我拿下,将他的尸体剁成肉酱,以正国法!”

众人正想上前,子牙突然转身向楼下逃跑。纣王一看,既生气又好笑:“我的皇后啊,你看这个老家伙,只听到‘拿’字就跑了。他完全不懂礼节和法度,怎么能跑掉呢?”

纣王传话给奉御官:“抓住他!”

众官追赶子牙从龙德殿、九间殿一路追到了九龙桥。子牙看到众官追来,非常着急。子牙说:“承奉官不必追赶我,难道我死了还不行吗。”

子牙赶到九龙桥,按在栏杆上往下一瞥,在水上打了一个大窟窿。追赶的官员们赶到桥上看,水中没有任何波纹,也没有现子牙的踪迹。他们不知道子牙是否使用了水遁术逃走了。奉御官回到摘星楼将传旨的结果告诉了纣王。纣王说:“太便宜了这个老匹夫!”

现在不说纣王了。当时子牙投入水中,有四个执殿官扶在栏杆上,看着水面感叹不已。这时,一位上大夫杨任走进午门,看到桥边有几个执殿官俯身观看水面。杨任问道:“你们在这里观看什么?”

执殿官回答道:“大人,是这样的:下大夫姜尚跳入水中自杀身亡了。”

杨任问道:“他为什么要自杀呢?”

执殿官回答道:“我们不知道。”

杨任进入文书房查看奏章去了。此处暂不表述。

纣王和妲己正在商议鹿台的建造问题,讨论谁来监督工程。妲己说:“如果要建造这个台,就必须要有崇侯虎的监督才会成功。”

纣王同意了这个建议,于是派承奉宣传崇侯虎来监督工程。承奉官得到了纣王的命令,从九间殿出前往文书房,去见杨任。杨任问道:“请问,下大夫姜子牙为什么要违抗君王,自己跳入水中自杀?”

承奉官回答说:“陛下命令姜尚建造鹿台,但是姜尚违抗了圣旨。因此陛下派我去抓他,但他逃到这里,最终跳入水中自杀了。现在陛下已经命令崇侯虎来监督工程了。”

杨任问道:“什么是鹿台?”

承奉官回答道:“鹿台是苏娘娘献上的设计图,高四丈九尺,上面有琼楼玉宇,殿阁重檐,栏杆是用玛瑙砌成的,梁柱则是用珠玉装饰的。现在命令崇侯虎监督建造。我觉得陛下所做的事情都是不合法的,就像当初桀王一样。我不能眼看着国家陷入危机,所以特地来见大人。大人能够勇敢地提出忠言劝止土木之工,这样可以减轻万民搬泥运土的痛苦,也可以避免商贾陷入血本无归的危险。大人的这种关心爱护天下人民的精神,应该永远流传下去。”

杨任听完后对承奉官说:“你暂时停止这个命令,等我见到陛下后再决定是否施行。”

杨任便径直前往摘星楼下等待圣旨。不久,纣王传召杨任上楼觐见。纣王问道:“你有何奏章要上呈?”

杨任奏道:“臣听闻治理天下的方法是,君主要明智,听取忠言,采纳明智之士的建议,爱护忠良之人,远离奸佞之徒,与外国和睦相处,顺应民心,恰当地奖励功臣,惩罚罪犯,这样就能让四方臣服,八方景仰。仁政施于人,就能让天下人民欣喜,万民乐业。这是圣主所应该做的。现在陛下却相信后妃的话,不听取忠言,却要建造鹿台。陛下只知道沉溺于享乐,歌舞宴赏,只想着自己的快乐,却让万姓陷入困境,臣担心陛下不能尽情享受这种快乐,却先有了内患。陛下如果不赶紧整顿国家,臣担心陛下的内患不可治疗。陛下的三个外患分别是:东伯侯姜文焕,率领百万雄兵,想要报父仇,关口战斗不息,多次败退,三年苦战,钱粮耗尽,粮草日艰。这是第一个外患;南伯侯鄂顺,因为陛下无辜杀害他的父亲,率领大批士兵,昼夜攻占三山关,邓九公也苦战多年,库房空虚,军民失望。这是第二个外患;还有太师远征北海大敌,十多年未能返国,胜败未定。陛下为什么要听信谗言,杀戮正直之士?狐媚之人得以信用,忠言之士却被忽略。小人常在君前,君子却被避让。宫帏之内外无法分辨,珠宝之物乱糟糟混在深宫之中。三个外患越来越严重,八方都在骚乱。陛下对忠言的官员不容纳,阻碍忠诚之士讲真话。现在陛下又无端地造鹿台,广施土木,社稷不能够安顿,宗庙不能够稳固,臣不能忍受百姓因此而受苦。请陛下停台工,让民心得到安抚和满足,否则只要百姓离心,那么全国就会陷入混乱。古人说得好:‘民乱则国破,国破主君亡。’可惜华夷之分已经定下六百年了,如果现在被他人所侵夺,那我们就真的失去了国家。”

纣王听完后大声斥责:“你这个匹夫,一个写字的书生,居然如此无知,直言不讳,竟然敢触犯主上的尊严!”

纣王命令奉御官:“把这个匹夫的双眼挖掉!我考虑到他去年有功,姑且宽恕他一次。”

杨任又回答道:“我虽然不怕被剜去双眼,但是我担心天下的诸侯会为我受到的苦痛而感到痛心。”

奉御官把杨任扶下楼,随着一声响,将他的双眼挖掉,然后献上楼来。据说杨任忠肝义胆,实际上是为了纣王效力。虽然他的双眼被剜掉,但他的忠诚之心并没有被磨灭。他心中充满了愤怒,直接冲向了青峰山上紫阳洞清虚道德真君的面前。道德真君早已看穿了杨任的心意,便命令黄巾力士说:“去救杨任,让他回到山上。”

黄巾力士奉命前往摘星楼下,施展了三阵神风,异香四溢,摘星楼下的地面开始翻腾起尘土,扬起沙子和灰尘,接着一声巨响,杨任的尸体不见了。纣王急忙跑进楼内,避开那些沙土。不一会儿,风停沙平,两边的人向纣王报告说:“杨任的尸体因为大风而消失了。”

纣王叹了口气,说:“像前一次我斩杀太子也被风吹走了,这样的事情似乎是常有的事情,不值得惊奇。”

纣王对妲己说:“鹿台的建造已经有侯虎来负责了,而杨任敢于谏言,自己招来了祸。赶紧布诏书,提拔崇侯虎!”

随后,侍驾官催促着布诏书。

据说杨任的尸体被黄巾力士带回了紫阳洞,然后回报了道德真君的命令。道德真君走出洞口,命令白云童子,从葫芦中取出两粒仙丹,放在杨任的眼眶里。道德真君运用仙天真气吹到杨任的面上,大声喊道:“杨任,起来吧!现在不是死的时候!”

这是真正的仙家妙术,可以让死人起死回生。突然间,杨任的眼眶里长出了两只手,每只手心里都生出了两只眼睛。这对眼睛可以俯瞰天庭,观察地穴,洞悉人间万象。杨任站立了一会儿,突然意识到自己的眼睛已经变成了奇怪的形状,然后看到一个道人站在山洞口前。杨任问道:“道长,这里是不是幽冥地界?”

道德真君回答说:“不是的。这里是青峰山上的紫阳洞,我是炼气士清虚道德真君。由于你展现了忠诚和勇气,直言不讳地谏言纣王,我感到非常怜悯,因此救你上山。未来,你将协助周王成就正道。”

杨任听完后非常感激,向道德真君拜谢道:“我蒙真君慈悲救助,帮助我重获新生,再次回到人世。我这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您的恩情。我想向您请教道法,希望成为您的弟子。”

杨任于是便在青峰山上居住,并拜道德真君为师。后来,杨任一直等到破瘟疫阵后下山,协助子牙成功。有一诗这样写道:大夫直谏犯非刑,剜目伤心不忍听。不是真君施妙术,焉能两眼察天庭。

暂且不提杨任在青峰山上的生活,接下来说的是纣王布命令,让崇侯虎负责修建鹿台的事情。这个台子工程浩大,需要投入大量的钱粮和人力,需要搬运大量的木材、泥土、砖瓦等建材,付出的劳动和代价是无法估计的。所有的州、府、县的军队和民众,需要征召三个家庭中的两个人参加建造工程,只有一个人可以留在家中。有钱的人可以选择购买免除劳役的权利,留在家中休息。而没有钱的人则只能任劳苦役,甚至可能劳累致死。这个命令让人民非常害怕和恐惧,日夜不得安宁,男女老幼都感到非常不安。军民们开始愤怒地抱怨,家家户户都关紧门窗,甚至有人开始四处逃亡。崇侯虎利用自己的权力欺压百姓,很多老人和孩子因为过度劳累而死,死亡人数不计其数,都被填到了鹿台里面。由于这种残暴的行为,朝廷生了动荡,很多人开始四处逃亡。

暂且不提侯虎监督鹿台工程的事情,接下来说的是子牙借助水遁术回到了宋异人的庄园。马氏迎接子牙回家,说:“恭喜大夫,您今天回来了。”

子牙说:“我现在不再做官了。”

马氏非常惊讶地问道:“您来这里有什么事情?”

子牙回答道:“天子听信妲己之言,要修建鹿台,命我去监督工程。但是我不忍心看着百姓受苦,于是上书直言规劝,但是天子没有采纳我的建议。天子非常生气,将我免去了职务,让我回到家里。我认为纣王不是一个好君主。夫人,我想和您一起去西岐,等待时机,以期待履行我的使命。我相信有一天我会得到重用,成为当朝的极品官员,成为人民心目中的第一人物,这样才能不辜负我心中所学的实学。”

马氏说:“你并不是文人,只是江湖上的一名术士。你能够成为大夫已经很幸运了,感谢天子的恩德。现在让你去监督修建鹿台,是因为他们需要你的帮助,而且这个工程的资金非常充足,你不用担心自己的收入。你只是个小小的官员,怎么敢上书直言规劝呢?也许是因为你没有福气,只是一个普通的术士罢了。”

子牙回答道:“夫人,您放心吧。虽然现在我拥有了一定的官职,但是我还没有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和能力,也没有实现自己的志向。您现在收拾好行装,和我一起前往西岐吧。不久之后我将会成为一品官员,位列公卿之列,而您将会成为一品夫人,身穿华美的服饰,戴着珠冠,荣耀西岐,实现我的仕途梦想。”

马氏笑着说:“子牙啊,你说的是不合时宜的话。现在的官你没有福分做,只能去空手打拼,到别处去寻找机会!这不就是让你苦思冥想,走投无路,舍近求远,还希望你能够官居一品吗?你现在已经被天子命令去监督鹿台的修建,这本身就是对你的看重。你能够做一个干净的官员吗?现在多少人只是靠权力和关系而已。”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