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它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军事建筑,”
老人目光炯炯,“这个村子里的村民其实都是士兵的后裔,最早到这里的是一支土司的卫队。”
“卫队?他们为什么来到这里?”
“年代久远,很多东西只是口口相传,我也不清楚真正的目的。”
老人的目光有些躲闪,显然有什么不愿意说。
“村子周围的山上是不是有遗留下来的古洞?”
德光试探着问。
“有很多。”
一旁的和小强插话,“我小的时候经常爬上去玩。”
“那些洞穴年代非常久远,是存储粮食、军械用的。”
老人介绍说,“最初是一些天然溶洞,一代代土司不断挖掘,形成了复杂的洞穴网。”
“我有一次进去迷路了,一整天没找到出路,差一点饿死在里面。”
和小强补充道。
张哲翰感觉他们说的正在接近真相,如果这里真的是遗迹,一定不会在村里,而是在那些神秘的古洞。
“您作为木氏土司后人,手里有古代传承下来的文物吗?”
德光问到了敏感问题。
老人看了看副村长,沉默不语。
见老人不说话,德光忙说:“我只是了解了解,如果你不方便说可以不说。”
“我要找一找,你们明天再来吧。”
老人的话颇有缓兵之计的意味。
午饭安排在向导大伯家,两位女主人忙前忙后,做了一桌村里典型的农家饭,朴实无华,但很可口。
按纪录片行业的规矩,德光坚持付了饭钱。
下午宁妮继续拍村景,安排张哲翰跟着和小强,在副村长的陪同下,上山去找那些古洞。
出之前,和小强特意在大伯家的厨房里拿了根木棍,木棍的一头裹着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一个土司,带着卫队,进了大山深处,在山顶筑起如此坚固的防御工事,究竟是为了什么?
-
和上山的路比起来,去山洞的路简直就不能算路,甚至连羊肠小道都算不上。
地上没有土,路在岩石上。
坚硬的地上,一行明显是凿出来的凹坑,在兀然突起的岩石间缠绕延伸。
凹坑刚好能放下一只脚,已经被踩磨得很光滑,一不留神就会站不住。
“古洞只有两个洞口,一个在东边,另外一个在西边。看着直线距离才几百米,真要走出来至少得一个小时,那还是不迷路的情况下。”
和小强在凹坑路上走得很快,毕竟这是他儿时的乐园。
“平时有游客来的话,也能进古洞吗?”
“当然可以,这里与世隔绝,游客稀少,旅游部门的管理到不了这里。”
副村长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