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天剛破曉。
幾人幾騎踏踏的從寂靜的街道飛馳而過,由於天色過早這時城門還未到開啟時間,只見隊伍最前面的人扔了一個令牌給守城門的官兵,官兵接過一瞧,忙不迭地吩咐身後的同僚打開城門,他自己則尊敬的奉還令牌。
幾人幾騎一路風馳電疾的趕往甘州。
兩日後,風塵僕僕的到達大山腳下的一個小村莊。
老王爺指著最靠近山邊的一座農家小院,道:「那便是我這十幾年住的地方,也是我和馮氏的家。」
經過這幾日的緩衝,老王爺已經能從容的在兒子兒媳面前提及自己這個意外組成的家,包括家裡的成員。
事已至此,不能坦然面對又怎樣?
既然事情已經發生,並無力改變,只能坦然面對今後的生活。
只是對原配嫡妻的離世,他這一生都無法釋懷,這沉重的枷鎖將伴隨他的後半生。
楊瀾兒視力不錯,眺望遠處那座毛草頂的小院,在淡淡的晨霧中炊煙裊裊,面對這充滿煙火氣的小院,她擔心的轉頭看向譚安俊。
譚安俊臉上看不出什麼多餘情緒,只是淡淡的說道:「那便進村吧。」
靠近山邊的農家小院,只是一座三間正房兩間廂房的土坯毛屋,此時灶房裡馮氏正在煮早飯,一兒一女,小閨女在打掃庭院,兒子在後院餵豬。
小閨女掃到門口時,便聽到一陣馬蹄聲,她循聲望去,最先看到的便是離家多日的爹爹,穿著一身錦衣華服騎著高頭大馬回來了。
「娘,娘,爹爹回來了,你快看啊,爹爹騎大馬回來了!」
跟在身後的其餘主僕幾人直接被小姑娘忽略了。
隨著小姑娘清脆喊聲,灶房裡的馮氏急切地沖了出來,邊跑邊問:「哪呢?哪呢?」
跑到院門口,嘴上問著,眼睛已經朝回家的途經之路望去。
看向來人,她瞪大了眼睛,嘴巴噏動,「噹噹家的!」
幾人幾騎行到院門前,老王爺離蹬下馬,他先對衝過來拉住自己大手的小閨女慈愛的笑了笑,回頭看了眼後面跟過來看熱鬧的村民,對馮氏道:「先進院。」
馮氏看了眼後面秒懂,她對楊瀾兒和善的笑了笑,便低著頭不敢多看一眼另幾位冷麵男神,轉開身讓幾位貴人進院子。
楊瀾兒瞥了眼譚安俊,來到這小院,他雖然已經刻意收斂了氣勢,但面對他那張冷得掉冰渣子的臉,普通人看了真是怵得慌。
她對馮氏歉意的笑了笑,緊跟譚安俊的步履進了院門。
小六帶著其餘幾位侍衛站在門外照顧馬匹,順便威懾一下跟來看熱鬧的村民,不讓他們偷聽到主子們的談話。
幾人剛在堂屋坐下,門口便衝進來一人,此人在堂屋中間站定,激動的喊了一聲:「爹,你回來了!」
「莽撞!」老王爺虎目一瞪,不怒自威:「教過你多少遍,男人應當穩重,泰山崩於前,而面不改色,你這大大咧咧的性子不知隨了誰?這還有。」
他本來想說這還有客人在,但想想這話不對,還好他及時住了嘴,把這話咽了回去,趕緊描補道:「這還有你兄嫂在呢。」
楊瀾兒看著面前這位小叔子,十四五歲的年紀,正是青春萌動的好時候,嗓音說不上好聽,畢竟正處於變聲期。
長相隨了老王爺,與譚安俊有幾分相似,特別是譚家特有的鳳眼,再配上譚家標配的劍眉,妥妥的小鮮肉一枚嘛!
顏值高又愛笑的人就是討喜,她笑道:「父王,都是自家人,無需見外。」
老王爺瞥了眼老神神在在坐在那沒吱聲的大兒子,覺得還是兒媳貼心,他老懷欣慰的哈哈一笑:「瀾兒說的對,自家人隨意點好。」
這時,馮氏端了茶水進來,鄉下的土坯房隔音效果不理想,她在進門前已經聽到了老王爺的話,果不其然,與她猜測的差不離,堂前坐的另兩位是相公的大兒子夫妻。
她嗔怪的看了一眼自家男人,笑道:「相公在說什麼?看把你高興的。」
老王爺又是一笑,對她招了招手:「小菊,過來坐。」
馮氏面上含笑地給幾人上了茶,才坐回老王爺身邊。
楊瀾兒剛在門外只是匆匆的瞥了一眼,這會兒坐在屋裡,她認真的打量起這馮氏來,身材嬌小,面容五官端正,從這張已不年輕的面容可以看出,她年輕時也是個清秀的小美人。
再加上她這淡定從容又恬靜的氣質,難怪老王爺在失憶後,仍願意娶不,是入贅馮家。
這種別於農家村婦的氣質,在寡淡的山裡生活,她確實有資本很難讓男人不心動。
看老王爺與她夫妻之間隨意的互動。窺一斑而知全豹!
可想而知,他們夫妻之間感情很好,這份隨意可能是原沐王妃一生都不曾擁有的。
如她所想,楊瀾兒感覺身邊的空氣又降了幾度。
老王爺示意小閨女也找凳子坐下,這才向譚安俊夫妻介紹:「這是馮氏,當年就是她上山撿菌子時,在青山上發現受傷的我,後來回來找了當時的岳父上山將我背了下來。」
老王爺又提當年救命之恩,其鄭重的表情,讓譚安俊夫妻坐不住,他們倆起身向馮氏行了一禮,感謝她當年的出手之情。
父王這是怕他以後不善待馮氏?譚安俊說不清自己心中複雜的感情,只是最明顯的是心裡感覺酸酸的。
楊瀾兒倒是坦然多了,畢竟這不是她的血脈親情,才相處幾日,何來那麼多複雜情感。
隨後老王爺又介紹了譚安俊和楊瀾兒,弟弟妹妹上前見禮,楊瀾兒代表他們夫妻送出早準備好的見面禮,每人一塊羊脂玉佩,女孩再加一套銀鑲珍珠的飾,男孩加一把做工優良的弓箭。
兩個孩子收到這意外的驚喜禮物,都笑眯了眼。
老王爺介紹兄妹二人時,楊瀾兒才知道,男孩名叫馮壯,今年十四歲,意思顯而易見,希望他一生都健健康康。
女孩叫馮琴,今年十歲,父母希望她以後生活能詩琴畫意,不用整日為生計奔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