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大迁徙纪实 > 第一百一十章(第1页)

第一百一十章(第1页)

随着春节的临近,外出务工人员66续续返回芜丰,一辆接一辆的小轿车也开进了芜丰的地界。

芜丰境内的高公路、省道、县道、乡道、甚至村里的小路,随处可见崭新的、各式各样的小轿车。

这些小轿车当然是咱们芜丰人民通过自己的双手打拼来的。保守估计,目前芜丰起码有一半的人家开上了小轿车。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对于生活的品质也要求高了。家里不仅要建了一栋气派的楼房,别人坐上了小轿车,自己自然也不能落后,纷纷攒着劲、咬牙也要把车子买上。买了车子不仅出行方便,脸上也有面子,年轻的后生有车,那么相亲的成功率也更高。

总之,小轿车现在已经不是稀罕物了。从去年起,许多农村家庭纷纷加入到买车大潮。这股大潮正在席卷着全中国,相信过不了多久,每家每户都能开上小车。

看着不断涌进村里的小汽车,羊山村的村民一个个惊得张大了嘴巴。

人们简直不敢相信,在这短短的一两年内,一个个年轻人都买上了车子!车子是个平常的生活用品了?

想当年,人们第一次近距离的接触小汽车,那还是在十六年前,村里新小学建成剪彩仪式上。那时候,人们围着开进村里的两辆小汽车,惊奇地打量着。那时候小汽车还只是城里有钱人或者社会上有身份的人才坐得起的,农村里见都没见过。就是咱们芜丰县城也没见几辆。谁也想象不到,十六年后的今天,小汽车能这么普遍,普遍到成为了人们平常出行的工具。啊呀,这真的是令人难以想象啊!

咱们的中国正在以惊人的度展着。这展的度不仅让国人吃惊,就连国际友人也不得不惊叹一声:“变化真大啊!”

羊山村男女老少的心思再也不在打牌玩乐上面,每个人都在想着怎么把生活过得更好。

腊月二十四,陈月红一家人也回到了羊山。她回来是为了给她爸祝生日的。陈有和今年五十岁,在她们那里,五十岁算是大生日,得办生日酒。所有的亲朋好友都会来。本来陈有和六月就满五十了,可是那会儿大家都在外边打工,所以就把这事推迟到现在。酒席准备后天办,已经通知了所有的亲戚朋友,立生一家三口昨天也回来了。本来今年轮到在杨美家过年的,为了回来给陈有和祝生日,他们便没有去。立生在今年国庆也买上了车,与金生是同一款。昨天一家人就是坐自己的车回来的。

第二天是腊月二十五,吃过早饭之后,一家人热热闹闹地出了门。谭家英和陈有和要去什马镇上置办明天做酒席的菜,还有一些菜没买齐。

今天不会有客人来,所以谭家英两人才放心大胆地出门。因为好多人都有车,去哪里走亲戚也不像以前一样,早早地拖家带口去了。现在做客好多都是当天临时来吃个饭,吃完饭一脚油门又跑了。谭家英大姐和二姐的儿子都买了车,她们都说明天早上一早来,省得谭家英开床铺。还有她的三个弟弟,虽然住在县里,离得远了点。不过大弟谭建国也在去年年底买了一辆面包车,刚好拉得下他们三家人。他们也说明天一早来。

立生开着车子,载着杨美和爸妈三人走在前头;张良载陈月红,和两个孩子跟在后边。两个孩子一见面就亲密得很,这不闹着要坐一块。

两辆车子一前一后缓慢地往村口开去。过了塘堰,往石头庙方向去了。

石头庙还是老样子,戏台子倒是变化不小。整个戏台重新翻修过。加宽了,也加高了。还做了楼梯上下。戏台的顶上盖上了琉璃瓦,八个飞翘的角分别指向八个不同的方向。四根台柱子由原来的木头柱子换成了四根成人腰粗的水泥柱子,柱子外涂了一层金色的漆。戏台的正上方还挂了一块与戏台一样宽的电子显示屏,这是有戏的时候用来提示戏名的。

只可惜,戏台建这么气派,看戏的人却越来越少了……

据说,每年的正月十五和中秋节,村里都会请戏班唱戏,陈月红是很多年都没听过了。不仅是她,相信绝大部分的年轻人都很多年没听过家乡的戏了吧。大家都忙着工作、生活。

过了石头庙,就是邱头大队的地界。印象中低矮的平房通通换成了四层、五层的崭新楼房,花色各异的墙面砖、大大的铝合金窗户,明亮的窗玻璃、气派的大门,门口是平整的水泥地坪。从靠马路的窗户可以看到,每家每户都装上了窗帘。有不少人家的门口还停着崭新的汽车。

真是气派啊!

真的难以想象,我们的羊山在这短短的十年左右生了如此惊人的变化!这几乎可以说是一个现代化的新农村了。

一路上,陈月红的眼睛所到之处都是应接不暇的、崭新、气派的楼房。沿途每个村子都是这样的情景。往什马的狭窄水泥路上,一辆辆私家车飞驰而过。在离什马镇一里路远的加油站,此时,等待加油的小车已经排起了队。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加油站后面的一片田地被填平了,那里计划建一片别墅。

过了加油站,往前开一段就到了什马镇集的入口。这里新修了一排的门面房,在显眼位置的墙上还贴了售楼电话。不过听说这并不便宜,要五六千一方。

今天是什马街当集,又是年下的最后几个街,所以今天的什马街尤为拥挤。从入口处就开始堵起来了,车子只能缓慢通行,开两步停一下。

好不容易挪到老桥附近,车子就彻底开不动了。前面是一眼望不到头的车子,后边也是不断涌来的车。旁边还有熙熙攘攘的人流。

陈月红他们要去造纸厂停车。原先的造纸厂被关停了,废弃的厂区被改造成了临时停车场。

他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一点一点挪到了停车的地方。一大片露天的沙子地上停满了车子,要想找个停车位都不容易。在里边找了一圈才找到两个停车位。

唉,赶一趟集可真不容易啊!

停好车,陈有和和谭家英两人自己去买菜了,他们说只买几只活鸡鸭和一点干货就行,没多少东西,用不着他们一起去提。让他们自己带孩子去逛逛。

月红和立生领着张良、杨美,还有两个蹦蹦跳跳的孩子挤上了老桥。桥上有卖冰糖葫芦的老人,杨美给两个孩子一人买了一根,两个孩子开心地吃了起来。

桥脑头的那家小吃店还开着,飘着小时候一样的香味。陈月红问张良和杨美,“要吃吗?可好吃了!我小时候每回经过这里都想来买一个油饼。”

虽然张良和杨美以及两个孩子都表示不太想吃,可陈月红还是跑去买了几个油饼和一份脚板薯泡。这是她和立生小时候的最爱。

他们一行人穿过拥挤的人群,边走边买,一路上有很多卖小玩意的摊贩,两个孩子见了什么都想要。不一会儿功夫,四个大人手里就提满了东西。

逛到一半,杨美说要去吃汤粉。她早上没吃饱。杨美老家的饮食与羊山的大不相同,因此吃不好。

于是他们便又挤到另一头的一家米粉店,一人点了一碗汤米粉。

坐在狭小的米粉店,看着两个孩子打打闹闹,陈月红莫名的伤感起来。

曾经,她和立生也是这样走过来的。而现在的他们一年也难得见一次面,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聚几天,到了正月初六七又天各一方,各自讨生活去了……

吃完粉,两个孩子说要去逛市,立生和杨美、张良三人就领着她们去了。张良有点感冒,喉咙痛,陈月红准备到附近的药店给他买点药。到处人山人海,带着孩子挤来挤去很麻烦,所以陈月红打算自己去。

她记得之前看到过在邮政储蓄的对面有一家大药店。陈月红沿着街道,挤过拥挤的人群,一路来到邮政储蓄对面的那家药店门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