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封神榜三部曲演员表 > 第89章 武王白鱼跳龙舟(第2页)

第89章 武王白鱼跳龙舟(第2页)

子牙回答:“黄河水流湍急,常常波浪汹涌,这已经是非常正常的了;再加上今天有风,而且是龙舟,所以会晃动得比较厉害。”

武王说:“把舱门推开,等孤王看一看,如何?”

姜子牙同武王推开舱门一看,好大的浪!黄河波涛汹涌,叠浪千层,有诗为证:“洋洋光侵月,浩浩影浮天。灵派吞华岳,长流贯百川。千层凶浪滚,万迭峻波颠,岸口无渔火,沙头有鹭眠。茫茫浑似海,一望更无边。”

据说周武王一看到黄河,波涛汹涌,无边无际,吓得脸色都变了。龙舟在波浪中颠簸,忽上忽下。突然间,一个漩涡出现在水中,水流分开,出一声巨响。一条白鱼突然跃进船舱,把周武王吓了一跳。那条鱼在船中跳跃,左右蹦跳,跳得足有四五尺高。武王询问子牙:“这条鱼跳进船舱里,是好还是坏的兆头?”

子牙回答:“恭喜大王!祝贺大王!这条鱼跳进王的船舱里,预示着纣王即将被灭,周室将会兴盛,正应了大王将继承汤的事业,成为天下的统治者。”

子牙下令:“命令厨师将这条鱼烹煮好,让大王享用。”

然而武王回答说:“不可以这样。”

并下令将这条鱼扔进河里。子牙说:“既然这条鱼跳进了王的船舱,怎么能轻易地舍弃呢?正如古语所说的‘天赐不取,反受其咎’,我们应该吃掉它,而不是轻易地放弃。”

子牙的左右手下接受命令,立即下令给厨师将这条鱼烹煮好。不久后,厨师将烹好的鱼送上,子牙下令让将领们分享。不一会儿,风平浪静,龙舟已经渡过了黄河。

只见四百个诸侯已经知道周军已经抵达,他们早早地准备好了前来迎接武王。子牙知道武王是一个仁德的君主,不会欺骗他人。他担心众多的诸侯会过分尊敬武王,导致他们失望,这样大事就会失败。必须提前下达命令,然后才能与诸侯见面,这样才不至于暴露出我们的策略。等到纣王被打败之后,再进行分封领土的事情。这样才能保证我们的计划不受干扰。于是对武王说:“现在船虽然靠岸了,但大王还在船上,等老臣先上岸,陈设器械,整顿军威,向诸侯显示周军的威武,立定营帐,然后再来请大王。”

武王说:“一切听凭相父安排。”

子牙率领大队人马先上了岸,到达孟津,建立了营地。众多的诸侯也都到了中军,前来拜访子牙。子牙迎接众诸侯进入帐中,礼节周全后,子牙说:“各位诸侯无须深入谈论武王伐纣、吊民的原因,只需要以观察商朝政治为理由,等到纣王被打败之后再进行商议。”

众诸侯听了都非常高兴,并且都遵从了子牙的建议。子牙下令让军政官、哪咤和杨戬前去迎接武王。随后,西方的两百个诸侯也跟着武王的车队过了黄河,一同前往。这次天下诸侯的会合是非常壮观的,场面十分难忘。怎见得,有诗为证:“今日诸侯会孟津,纷纷杀气满江尘。旌旗向日飞龙凤,剑戟迎霜泣鬼神。士卒赳赳歌化日,军民济济庆仁人。应知世运当亨泰,四海讴吟总是春。”

话说武王和西方的两百个诸侯来到了孟津大营,探马通报了中军帐。子牙率领南方和北方的四百个诸侯,以及数百个小诸侯一起前来迎接。武王径直走进中军帐中。当时,南伯侯鄂顺、东南扬侯锺志明、北伯侯崇应鸾、西南豫州侯姚楚亮、左伯宗智明、东北兖州侯彭祖寿、远伯常信仁、夷门伯武高逵、邠州伯丁建吉、右伯姚庶良、近伯曹宗以及其他的诸侯都进了营帐,只有东伯侯姜文焕还没有进入游魂关。于是,武王上帐,众人按顺序坐下。武王和众诸侯一直彼此推辞,许久之后,最终武王和众诸侯互相下拜,表示彼此尊敬。天下诸侯俯拜见武王,并齐声说道:“如今大王亲自来到这里,让我们这些诸侯得以瞻仰天颜,亲眼目睹大王的威德。大王早已经救我们于水深火热的苦难之中,这是天下的幸运!也是万民的幸运!”

周武王谦虚地说:“我小子姬,继承了先王的事业,但我的德行浅薄,知识浅陋,生怕有负于先人的辉煌。然而,我错误地得到了天下诸侯的支持和邀请,特意拜见相父东,与列位贤侯相聚商议,来到商朝观察政治局势。如果说我小子鲁莽地动军队,那么我岂敢,只希望列位贤侯能够教导我!”

豫州侯姚楚亮回答说:“纣王无道,残杀妻子和儿子,焚烧折磨忠臣良将,杀戮大臣,沉迷于酒色,不敬上天,在郊庙下祭祀,抛弃百姓,亲近罪犯。皇天震怒,使他命丧商朝。我们等人奉大王之命执行天罚,讨伐罪恶,安抚百姓,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这是顺应天意和人心的正义之举,也是泄神人愤怒的途径。天下百姓无不感到喜悦。如果我们坐视不理,那么罪恶就会降临到我们头上。希望大王明察。”

武王说:“纣王虽然没有走正道,但是他的臣子也都被迷惑了。现在我们只需要观察商朝的政治,抓住纣王身边的心腹,让他的君主改变自己的糟糕政治,那么天下就会自然而然地平静下来。”

彭祖寿说:“天命并非一成不变,只有有德行的人才能享有天下。从前尧拥有天下,因为他的儿子不肖,所以将天下禅让给了舜。舜拥有天下,也是因为他的儿子不肖,所以将天下禅让给了禹。禹的儿子贤能,能继承父亲的事业,于是天下相传到桀时,德行衰败,暴虐夏朝政治,天人怨恨;所以汤得以执行天的惩罚,将桀流放到南巢,讨伐夏朝并拥有了天下。圣贤之君相继有六七位,直到纣王,他的罪恶满盈,废弃善政,残忍不道,皇天愤怒,降下灾祸于商朝,命令大王您讨伐殷汤,大王请不要推辞,以免诸侯之心灰意冷。”

武王谦虚地表示不敢担当。子牙说:“各位贤侯,今天并不是商议正事的时候,等到我们到了商郊,再进行讨论。”

众诸侯都一齐说道:“丞相之言非常有道理。”

于是武王下令在营地里设宴,欢迎各位诸侯。接下来的情况不再赘述。

且说袁洪在营地中听到了报马的消息:“现在武王的军队已经到达了孟津下寨,大家都聚集在一起,请元帅做出决定。”

殷破败听到消息后,急忙上前说:“周武是天下的叛逆领,他兴兵来到这里,所到之处都取得了胜利;他的军队非常强大,元帅不能掉以轻心,一定要加强军备,以备不测。”

袁洪说:“参谋的话固然有道理,不过姜尚不过是个普通的村夫,有什么本事呢?这只是因为我们的关将士没有用心,才让他侥幸成功。参军尽管放心,让我来一阵猛攻,让他们片甲不回!”

第二天,子牙升帐,众诸侯前来参见。夷门伯武高逵说:“请元帅听我说:我们六百诸侯驻扎在这里,都没有擅自出兵,只是在这里防守,等待武王的到来,以便听从他的裁决。如果今天不先擒袁洪,那么他还会猖狂,不知道天命的力量是无法抗拒的。请元帅早做决定。”

子牙回答道:“贤侯的话很有道理。我们一定要先下战书,然后才能会师孟津,以示天下我们反对邪恶,只有德才能战胜邪恶。”

众人都非常高兴。子牙立刻准备起草战书,派遣杨戬前往汤营内,下战书。杨戬接到命令后,前往成汤的营地,下马高声喊道:“我奉命令,代表姜元帅下战书了!”

探事的小校报告中军,袁洪听到周军来下战书的消息后,急忙下令:“快让他进来。”

当时,军政官来到营门口,让杨戬进入营地。杨戬来到中军帐,向袁洪呈上战书。袁洪观看完毕,便说:“我不用修回书了,约定明日会兵决战就是了。”

杨戬回到中军帐中,见姜子牙,报告明日将会兵。子牙向众诸侯下令:“姜子牙传令与众诸侯:“明日早上会兵。”

大家都各自准备去了。到了第二天,周军的炮声响起,子牙带领大队人马出,包括六百诸侯,其中以子牙的人马为主,他们手持大红旗;左边是南伯侯鄂顺,右边是北伯侯崇应鸾,他们手持五色旗帜,就像战装齐整的士兵一样,威势如山,英勇无比。他们布成阵势,三军呐喊着冲到军前,哨马飞报给袁洪,袁洪与众将出营观看姜子牙的大兵队伍,只见天下诸侯像雁翅般排开,分别在左右两边,当中是元帅姜子牙,左边是南伯侯鄂顺,右边是北伯侯崇应鸾。有诗为证:“诸侯共计破朝歌,正是神仙遇劫魔。百万雄师兴宇宙,奇功立在孟津河。姜尚东征除虐政,诸侯拱手尊号令。妖氛滚滚各争先,杨戬梅山收七圣。”

且说袁洪在马上见姜子牙身穿道袍,骑着四不相,来到军前,左右排列着众多门徒,后面武王乘着逍遥马,南北分列着众位诸侯。只见袁洪戴着银色的头盔,身披白色的铠甲,骑着一匹白马,手持一根镔铁棍,横担在马鞍上,英勇威武。怎样才能形容袁洪的好处呢?这里有一赞诗为证:他的银盔素铠,缨络红凝。左边插着狼牙箭,右边悬着宝剑锋利。手持宾铁棍,骑着一匹白马,就像神一般地行动。他在幼年时就在梅山下成功修炼古洞之术,曾经领悟过阴阳之道,也得到了天地灵气的加持。他擅长变化多端,神秘莫测,就像人形一样玄妙。在梅山上,他被称为第一勇士,还曾经保护纣王,灭掉周军的反叛之战。

子牙走上前问道:“你是不是成汤的元帅袁洪?”

袁洪回答说:“没错,你就是姜尚吧?”

姜子牙说:“我是奉天征讨、扫荡成汤的天保大元帅。现在天下归周,商纣王无道,天下人心离散,商朝的覆灭就在眼前。你这一杯水,怎么能救得了已经燃起的熊熊烈火呢!如果你现在早早地投降,我们还可以为你求情,让你活命;如果你不肯投降,一旦兵败,商朝就会玉石俱焚,即使你想活命,也没办法了。别再执迷不悟了,这只会徒劳无功。”

袁洪笑着说:“姜尚啊,你只是一个会在磻溪捕鱼的小人物,你没有见过大世面。今天五关并没有像你这样的高手,才让你深入我这个重地,你敢用巧言令色欺骗我们吗?”

他回头看了看左右的将领,说:“谁愿意与我一起抓住这个鄙夫,以宣泄天下人的愤怒呢?”

就在这时,有一个人大声喊道:“元帅请放心,我来对付他!”

他骑马冲进阵前,挥舞着手中的枪,直接向姜子牙冲过去。旁边的右伯侯姚庶良也骑马前来,手持斧头,大喊道:“匹夫慢慢来,有我在这里!”

他们两个没有多说话,两匹马相遇,枪和斧头交错,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展开。怎见得,有诗为证:“征云荡荡透虚空,剑戟兵戈扰攘中。今日姜公头一战,孟津血溅竹梢红。”

后来现,姚庶良手中的斧头转动迅,但是常昊其实是梅山的一只蛇精,姚庶良并不知道这一点。他是真的有本领,只要成功了就可以。常昊不知不觉地败下阵来,姚庶良就催马赶过来。不知道他们的性命会如何,接下来会如何展,且听下回分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