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封神榜三部曲投资 > 第27章 太师回兵陈十策(第1页)

第27章 太师回兵陈十策(第1页)

有一诗说:天运循环有替隆,任他胜算总无功。方才少进和平策,又道提兵欲破戎。数定岂容人力转,期逢自与鬼神同。从来逆孽终归尽,纵有回天手亦穷。

黄元帅看到比干这样沉默不语,直接走出了午门。他便命令黄明和周纪:“跟着老殿下看看他要去哪里。”

这两位将领听从命令,走了出去。比干骑着马奔驰而去,只听到风声呼啸而过。走了五六里路程,路边出现了一位妇女,手提着篮子,叫卖着无心菜。比干突然听到了这个声音,停下马来问道:“怎么是在卖无心菜?”

妇女回答道:“是啊,我是个普通的民妇,卖的就是无心菜。”

比干说:“如果一个人真的没有心,会怎么样呢?”

妇女回答说:“如果一个人没有心,就会死亡。”

比干大声喊叫一声,从马上摔了下来,一腔热血洒在尘土之上。下面这诗来证明这一切:“御札飞来实可伤,妲己设计害忠良。比干倚仗昆仑术,卜兆焉知在路傍。”

这位卖菜的妇女看到比干摔下马来,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吓得赶紧躲开了。黄明和周纪骑马追出了北门,看到比干已经死在马下,地上满是鲜血,衣袍也被染红了。比干仰面躺在地上,闭着眼睛,没有说话。黄明和周纪两人不知道生了什么事情,事实上,当时子牙留下了一张简单的纸条,上面写着符印的内容。他将符烧成灰末,放入水中服用,以保护自己的五脏。因此他才能够骑马从北门逃脱。当比干问妇女的原因时,她回答说“人若无心即死”

,如果妇女回答“人若无心还活着”

,那么比干也许就不会死了。比干之所以没有流血,是因为子牙的符水有神奇的功效。黄明和周纪骑马飞奔出了北门,看到比干已经这样死去,于是回到了九间殿,向黄元帅汇报了“我们看到比干……已经死了”

的情况。微子等百官听到这个消息,都感到非常悲痛。当时,有一个官员叫夏招,他高声喊道:“昏君无端地杀害叔父,完全违背了道德准则!这样的行为已经摧毁了纪律和条例!我要亲自上奏天子!”

夏招径自往鹿台而去,不听召唤,直接上了台。纣王将比干的心肝取下来,准备做成羹汤。这时,夏招上了鹿台,要求见到纣王。纣王前来见夏招,看到夏招瞪着眼睛,眼神中透露出愤怒和不屑,而夏招却没有向他行礼。纣王问道:“夏招,没有任何指示,你有什么事情来见我?”

夏招回答道:“我是特地来杀死昏君的!”

纣王笑着说:“自古以来从来没有臣子杀死君主的道理!”

夏招回应道:“昏庸的君主!你也知道臣子不应该杀害君主!世间从来就没有无缘无故的侄子杀死叔父的情况!而比干,是你的嫡叔,也是帝乙的弟弟。你现在听信妖妇妲己的谋略,拿比干的心做成羹汤,这简直就是弑叔父!我要杀掉昏庸的君主,以达成成汤之誓言!”

夏招拔出鹿台上挂着的飞云剑,向纣王挥来。纣王是一个文武全才,怎么会害怕一个儒生呢?他身子一闪,轻松躲过了夏招的飞云剑,夏招只能扑了个空。纣王非常愤怒,下令:“武士们,抓住他!”

听从命令的武士们立即前来逮捕夏招。夏招大喊:“不用过来了!昏庸的君主杀害了叔父,夏招就应该杀掉君主,这是理所当然的事。”

众人向着他走来。夏招一个跳跃,从鹿台上摔了下去。可怜的他的身体骨骼粉碎,死在了非命之中!下面这诗颂扬了他的英勇作为:夏招怒气当嗔,只为君王行不仁。不惜残躯拚直谏,可怜血肉已成尘!忠心自合留千古,赤胆应知重万钧,今日虽投台下死,芳名常共日华新!

夏招牺牲后,各文武听说他保持了忠诚,跳下鹿台而死,又前往北门外寻找比干的尸体。世子微子德穿着麻服,手持拐杖,向百官表达感谢之意。武成王黄飞虎、微子、箕子等人深感悲痛,表达了哀悼之情。他们将比干的尸体安放在北门外的棺材里,搭起芦棚,挂上纸旗,为他的灵魂安定祈祷。

突然,有探马报告:“太师出征归来了!”

百官纷纷骑马,从十里外迎接他。当他们到达辕门时,军政司向太师报告:“百官已经在辕门迎接您了。”

太师传达命令说:“百官们先回去,我们在午门相会。”

众官员们立即前往午门等待。听说太师乘着墨麒麟前往北门,突然看到飘扬的纸旗,就问身边的人:“那是谁的灵柩?”

他的左右回答说:“那是亚相比干的灵柩。”

太师感到非常惊讶。太师进入城内,又看见鹿台高耸入云,景象壮观。最后到了午门,看到百官们在路旁迎接他。太师下马,面带微笑地问道:“各位老前辈,我曾经北征北海,离开这里已经好多年了,城中的景象已经生了很多变化。”

武成王说:“太师在北方,可以知道天下动荡,朝廷政治荒芜,诸侯们纷纷反叛吗?”

太师回答说:“每年都有相关报告,每月都有通知,但我一直心系两地,北海难以平定。我只能托付天地的恩惠,期望君主能够威震天下,消灭北海的妖孽。我只希望能够拥有翅膀,像鸟儿一样飞到都城,面对君主。"

众官随着太师来到了九间大殿。太师看到龙书案上积了一层灰尘,十分冷清凄凉。另外,他还看到大殿东边有一根黄色的大圆柱子。太师问站在殿上执勤的官员:“为什么在大殿上放了这么一根黄色的大柱子?”

执勤官员跪下来回答说:“这个大柱子是用来施行新刑法的,叫做炮烙。”

太师接着问:“炮烙是什么?”

这时,武成王走上前来说道:“太师,这种刑罚是用铜制成的,有三个火门。如果有谏官阻止事情,忠诚无私,为国家忠心耿耿,指出天子的过失,批评天子不仁,指责天子不义,那么他就会被绑在这个铜柱上,用铁链抱住双手,然后将他裹在铜柱上,四肢被烙成灰烬,臭味扑鼻。这种刑罚的制定,导致忠良隐遁,贤者退位,有才之士离开国家,忠臣则宁死不屈。”

太师听了这话,内心非常愤怒,他的三只眼睛都闪耀着光芒,特别是那中间的眼睛睁开时,白光照耀数尺之远。他命令掌管殿廷的官员:“擂鼓鸣钟,请大王上朝!”

百官听了都很高兴。

据说纣王用比干的心制作汤,治疗妲己的疾病,不久就痊愈了。此时,他正在宴会上享受着温柔之乡的待遇。官员前来汇报说:“九间殿的钟鼓已经响起,太师已经归朝,请求您登上殿。”

纣王听了这话,沉默不语,随后下令:“准备銮舆,我要前往殿上。”

然后他被车夫、护驾等官员护送着登上了九间大殿,百官们向他朝贺。闻太师行完礼后,山呼万岁,纣王拿着玉圭对他说:“太师您远征北海,经历了很多艰难险阻,鞍马劳顿,精心策划,最终获得了胜利,这是一项不小的功绩。”

太师跪在地上说:“是依靠天威,感谢陛下的恩典,才能消灭妖怪,剿除叛逆和贼寇。在北征战了十五年,我为了报效国家,甘愿献出自己的生命,决不辜负先王的期望。我在外面听闻内廷的混乱,各路诸侯的叛变,让我心系两地,恨不得有翅膀能够直接飞到君主身边。我现在亲眼见到了陛下,这种情景是否真实?”

纣王回答说:“姜桓和楚谋划谋反并且企图杀害我,鄂崇和禹纵容罪恶,也已经被处决了。但是他们的子孙继续肆虐,不遵守国家法律,造成了各地的混乱,导致关隘的骚乱,这是非常不道德的行为,我们应该对此深感痛恨。”

太师说:“姜桓和楚篡夺王位,鄂崇和禹纵容罪恶,这些事情有什么证据可以证明吗?”

纣王无言以对。太师又走近前来说:“我在外征战多年,经历了很多苦战。陛下却不修政,沉迷于酒色之中,残害谏言者和忠臣,导致各路诸侯纷纷反叛。我想问陛下:大殿东边的黄色柱子是什么?”

纣王回答说:“这是用来惩罚那些谏言之人,嘴巴恶毒的人,以及那些为了钱财而不忠于国家的人的。它的名字叫做炮烙。”

太师接着问:“我进入都城后,看到高耸入云的建筑是什么?”

纣王回答说:“我在夏天炎热的时候,找不到可以休息的地方,所以建造了这座楼台,不仅可以欣赏美景,也可以俯瞰远方。为了不让人们使我耳目闭塞,我把它叫做鹿台。”

太师听了之后,内心非常不满,大声说:“当前四方疆土荒芜,各路诸侯纷纷叛变,这都是因为陛下没有好好管理国家,让诸侯失望,导致他们离心离德,造成叛乱的危险。现在陛下没有实行仁政,没有给予民众应有的恩惠,也没有采纳忠言。他靠近妓女而远离贤良,沉溺于歌舞和饮酒之中,没有分昼夜。他大量建造土木工程,却让百姓受到牵连反叛,军队也无法得到足够的补给而四散逃亡。文官、武将和军民就像君王的四肢一样,如果四肢齐全协调,整个身体才能健康;如果四肢不协调,那么身体就会残缺不全。如果君主以礼待臣,臣子就应该忠心耿耿地为君效劳。我们可以看到在古代,先王能够以礼待人,所以四方的国家都向他俯称臣,成为他的宾客。这样就能够享受太平盛世的福祉,巩固皇位基业。现在陛下登上王位,却残忍地对待百姓,导致各路诸侯离心离德,民间纷乱,军队也怨恨不满。在北海,我们经历了很多艰苦卓绝的战斗,残灭了那些妖魔鬼怪。现在陛下没有好好治理国家,一味沉迷于纵欲声色,这些年来完全不知道国家的政治大变局,国家的基本制度已经荡然无存。我们这些使臣每天都在边境劳作,就像在腐朽的木头上搭建一个鸟巢一样。希望陛下能够深思熟虑!臣现在回到朝廷,有很好的治国方案,还需要再向陛下陈述。陛下暂时请回宫。纣王无话可说,只得进入宫殿。

太师站在宫殿上说:“各位先生、大夫不用回到自己的府邸,跟随老夫一起到太师府内共同商议。我已经有了安排。”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