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这是想招揽自己,竟欲将6万大军副帅之位让出。
如此提拔信众,可谓恩重。
太史慈根本没有推辞的理由,更何况,东莱乃是自己家乡。
在此地为官,也能方便自己照顾家人。
真就是应了张羽的那一句话:钱多事少离家近,这就是最好最合适自己的工作。
胶东半岛吏治清明,又远离战乱,再有贵民城作为桥头堡,商业愈加达。
一些商业人才逐渐冒头。
张羽亲切的接待了糜氏兄弟,甄家姐妹,这两家便是目前东莱最具名声的商家。
由于并未暴露自己的真实身份,仅一个主簿的身份,还不足以打动这两家主事之人。
但由于待人亲切,张羽成功的与两家搭上了线。
至于后续的问题,张羽直接将两家推荐给了郡丞张七九。
毕竟,自个儿只是一个小小的主簿而已,张七九才是明面上的高官。
若说张羽的执政精髓是信任,对于手下绝对的信任。
那张七九的执政精髓便是监察,每日总是不辞辛苦到处跑。
指导工作之余,也在着重落实张羽的政策。
实际就是。
张羽提出政策,张七九负责将其落实下去。
就比如给加入民兵队之人分地的问题。
民兵队的基础三策,关于分地方面,凡加入民兵队每人可分得一亩地。
那有的田是良田,有的田是贫田。
说是分地一亩,但良田与贫田两者差距足有几倍,这地究竟该怎么分?
怎么落实到个人?
这要如何将地分到民兵队亲属手里,而又不会让所有人质疑?
还有民兵队家属的安置问题。
这也是重中之重,家人能够得到安置,民兵队的士卒们才能安心的上战场。
但人都是有私心的,大多数民兵队家属都期望在贵民城周边安家。
因为那里吏治最为清明,还是民兵队的起家之地,商业也特别繁荣,未来也能得到最好的展。
这就好比同样是房子,大城市里的房子,总比县城、镇上的房子价格更高一样。
现实的情况是,好的地方,盯上的人显然更多一点。
贵民城的土地资源是有限的,能给出的安置落户额度也不多,并不能满足所有人的期待。
如此问题该如何解决,才能够让大多数人满意?
又比如整个东莱郡需要多少土地种植粮食,才能满足所有人的粮食需求?
还有税收策略的制定。
大灾之下,是该收税还是免税?
流民又该如何安置?
商业交流该如何进行?
官员选拔的标准是什么?
如此种种,几乎都需要张七九去考量,去实践,去试错,去纠正。
张七九身为内政大佬,处理起这些事情轻轻松松,很多事情还可以交给属下官员去处理。
但交给下属去办,毕竟没有自己经手放心。
而有些问题,是万万不能出错的。
尤其是现在,整个胶东半岛蒸蒸日上之时,更不能有丝毫大意。
所以张七九才会凡是亲力亲为,这几月跑下来,张七九整个人都晒黑了不少。
再次见到张七九本人,张羽甚至有点不敢认。
“高了,也瘦了!”
“黑了点,也更成熟了些!”
张羽摸着张七九的脑袋,笑嘻嘻的道:“走,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