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建立避难所苟到最后TXT > 第8章 设计组超过1万人(第1页)

第8章 设计组超过1万人(第1页)

能源系统也很重要,如何在末日里能获得稳定且安全的能源,这也是很困难的。

随着设计要求越来越困难,越来越完善,越来越跨行业。

项目组的成员也逐渐增加,设计组的人员在不到一周内增加到1oooo人。

其中最低都是博士级别,否则是没有资格瓜分8o亿设计费的。

对了,设计费用已经增加到了8o亿。

为了能协调好这上万人的设计工作,项目组专门联系了某知名网络公司。

请他们派人专门负责做计算机网络建模,把设计要求做成蜘蛛网模式的任务。

分解成数十万个小项目,每完成一个都会有过十组同项目的人员进行检测抽查,不合格的全部打叉,重新来过。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进来,也吸引到了真正的大牛注意,比如国内著名天文学家,航天工程院士袁老。

79岁高龄的他,带着团队也加入进来,似乎感觉这个项目很有趣。

他主要负责未来可能出现的太阳风暴,星球磁场旋转失衡,卫星信号出现故障这些问题。

他的建议是,射一颗或者更多的私人小卫星。

这些卫星需要特别定制,每一颗的造价增加十倍,功能却减少十倍。唯一的好处就是,更安全,不容易损坏,就算是被陨石砸到,也不会影响工作。

而且运营的时间更长久,最低使用年限为12o年。

杨帆陷入沉思,这位袁老加入项目组是别有用心啊。这是给自己的研究成果找冤大头的吧。

但是,经过仔细考虑,现似乎有自己的卫星还是可以的。x33yqx?。??m

功能减少十倍也没什么,足够避难所使用就行了。

然后问了问造价,国际第一大火箭射公司,最大的火箭一次射成本65个亿。

一次可以射9o颗小卫星。

因为他需要定制的卫星需要更特殊的金属,所以重量要大三倍,只能射3o颗。

接下来是卫星的费用,袁老给出成本价,3。8亿一颗。

杨帆吐了一口凉气,这只是民用小卫星啊,算上射成本,2oo亿都不一定打得住。

还有后期的维护,运营,每年都是钱啊。

但是想到了末世,到时候,似乎养得起。好吧,最后还是没有抵挡拥有私人卫星的诱惑,点头同意了。

接下来就是组建卫星指挥中心,有了这个卫星才有意义,不然卫星在天上。

6o座丘陵之一被提前规定了用途,设计组开始布任务,提出设计要求。

3o颗卫星,经过袁老的讲解,知道了卫星的种类,分别为通讯卫星,科研卫星,探测卫星,遥感卫星,气象卫星,导航卫星。

最后,他定下了,5颗通信卫星,可以提供1ooooo部卫星手机的使用,包括网络信号等。

科研卫星1o颗,这是为了以后组建自己的实验团队的。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