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懋嫔宋氏的演艺人生免费阅读 > 第5頁(第1页)

第5頁(第1页)

且既然原定的差事已經沒了,想來短期內她是不會進宮了。

接下來她只需要安心養病即可。

的差事也不用著急。雖然她表達了自己甘願做三等宮女,但是宋老爺是絕對不會讓女兒進宮掃地的。

清朝的宮女雖然沒有明確的品級,但在差事上會分個三六九等。

小選的宮女雖都是出自上三旗包衣,但是包衣跟包衣也是有區別的。像宋家這樣,父兄都在內務府任官職的,家裡的女兒進宮之後往往只是做些端茶倒水、刺繡女工的輕省活計。

而且做個五年,就可以跟主子求個恩典,放宮女出宮嫁人。

宋老爺在內務府會計司任職,主管太監宮女的選拔工作,選出來的人再交給敬事房統一管理。因此他日常與敬事房的幾位管事來往很是密切,給女兒調個好職位再容易不過。

宋瑩的姐姐宋淇,就是這麼被送進惠妃的延禧宮的。

而像她們這樣有「家世」的包衣女子,因為規矩學的好,是最容易被看中去給皇親國戚做侍妾的。

比起普通旗人家庭的宮女,她們日後也更容易「升職」:沒背景的那些包衣女子即便被皇帝臨幸,最多也就是個官女子,連答應都當不成的。

眼下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德妃。

第3章進宮?進攻!

又過了大半個月,宋老爺拿了名帖請太醫給宋瑩看診。這次檢查完,若是沒有大大問題,宋瑩就得進宮當差了。

太醫摸著脈,遲疑了很久,對著宋太太說道:「我記得小姐半個月前落水的時候,正是信期?」

宋太太心裡咯噔一下,向奶嬤嬤確認,奶嬤嬤連忙點頭。

太醫接著說:「太太當知曉,我擅長的是傷寒科,治療風邪入體很是拿手。從脈象來看,小姐的風寒已是大好,但最好還是請婦人科的大夫來把把脈——太醫院的劉御醫很是擅長婦人科。」

太醫話未說盡,但眾人已然明白。

隔天又請了劉御醫來看診。

御醫把了好半天的脈,問道:「小姐最近是否手腳發寒,下腹偶有墜痛?」

宋瑩點點頭。

劉御醫繼續說道:「小姐信期落水,胞宮受寒,所以才有此症狀,以後只怕月事會難過一些。」

宋太太趕緊問:「於孕事上可有礙?」

劉御醫答道:「最近幾年怕是不易有孕。但好在小姐年紀尚小,好生保養一番,長大後必是無礙的。」

宋太太追問:「可要吃點什麼藥?」心裡想著,如果女兒需要長期吃藥保養,不如讓老爺去敬事房報病,讓女兒在家再待一年,明年再參選就是了……

宋瑩看著宋太太的表情,隱隱猜到她的想法,趕緊打斷道:

「劉御醫,我上月本已中選……日後進了宮,怕是不能隨便吃藥的……」

劉御醫回答:「小姐尚未到宮寒的地步,倒是不用吃那些複雜昂貴的方子,只需在信期前一周開始,每日用紅糖煮了生薑水喝上兩碗,到月事來那日停用即可。長年累月的,再隨著年齡增長,慢慢地也就好了。」

宋瑩放下心來。這生薑既是藥材也是食材,在宮內很好弄到,自己私下從膳房買來一些煮暖宮湯,也不犯忌諱。

這日傍晚,宋老爺下值回家,聽完宋太太關於劉御醫診斷的轉述,對宋瑩說道:

「身體沒有大礙就好。你的差事也定下來了,再休息個兩三天,就進宮去吧。」

宋瑩問:「差事定在了哪裡?」

「如今各宮的人手都滿了,只得先安排你進內務府的針線房,日後看哪裡有空缺再安排。皇上正值年富力強,以後宮裡的小主會越來越多,總會缺人侍候的。」

宋老爺繼續說道:「比起在主子娘娘宮裡,針線房雖然更勞累,但是好在可以到各宮走動,以後總有機會在主子跟前混個臉熟。且你的女紅手藝在敬事房也是有記檔的,把你安排進針線房,也不算太打眼。」

這也正應了宋瑩這幾天的猜測。如今選秀已經過去一個月,「好的」差事早就已經被有心人瓜分完了。宮裡各處的人員都有定例,再把自己強塞進永和宮,也太引人注目了些,反而不利於自己在德妃面前露臉。

如今也只好先進宮,待日後想點法子再調進永和宮。

宋瑩說:「如此安排就好。那我就收拾一下,明後天就進宮去吧。」

進宮已經月余,宋瑩慢慢適應了宮女的生活節奏。

因為不需要貼身伺候主子,針線房的宮女早上卯時初(5點)起床。洗漱、用過早膳後,卯時正刻(6點)開始上工。未時正刻(14點)輪流去吃晚膳,然後再工作到申時末(17點)。夏季白天長的時候,針線房的管事偶爾會要求晚上多做一個時辰的工。

雖然工作時間長,但是薪水、福利都很不錯。進宮的宮女年俸一律是6兩白銀,其餘的日常耗用都由內務府提供。宮女每日的份例是豬肉一斤,白老米七合五勺,黑鹽三錢,時令蔬菜十二兩。飯食味道雖然一般,但是頓頓有肉有菜,且每日還格外提供兩頓點心。

每年另有雲緞一匹,宮稠一匹,紗一匹,紡絲一批,杭綢一批,棉花二斤,用來做四季衣裳。

按照此時百姓的消費水準,這個薪水比之現代的工薪階層,也不差什麼了。也難怪窮苦的旗人都想方設法地把女兒往宮裡送。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