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呦,你俩这可是稀客啊,还能想起来我这个小店。”
娄晓娥语气酸溜溜的说道。
自从董思萌一家过来,就在家里住了个把月,董父董母去了娄父的工厂上班后就要了个宿舍搬了过去,董思萌两口子也只是住了一个月,食品厂建好后就不在那住了,只是偶尔过去吃个饭串个门,而且娄晓娥还经常十点以后下班,所以这么久都没有再见过。
娄晓娥对董思萌的感情董萌是知道的,可是也知道自家男人的性子,也没有多在意,自己抢了人家的梦中情郎,还不让人家酸酸了?上前挎着娄晓娥的胳膊两个人开始窃窃私语,把刚才逛街给她买的东西送给她,娄晓娥顿时喜出望外。
“难得你个没良心的还能想起来我啊,今天想吃啥,姐姐请客。”
“乌鱼子酱、剁椒鱼头,要没长大的蓝鳍金枪鱼的鱼头、台湾老虎蟹、木瓜鲜奶炖雪蛤,要野生雪蛤、黄油松露,要黑松露、再来个佛跳墙,够了。”
娄晓娥脸都黑了,这些东西她做餐饮的肯定是知道的,就是这一桌下来十万港币都打不住,而且她这也没有啊,不过她也知道是在开玩笑。
“你个没良心的,你一顿饭要把你那个工厂都吃掉。”
说着拿起手中的菜单就开始打董思萌。
“你说的要请客,当然要吃大户了。”
董思萌一边往自己媳妇身后躲一边气她。
最后还是娄晓娥给点了几道菜,肯定不能往死了吃,不过厨房的大师傅手艺确实不错,而且是粤菜,确实做的精致又好吃,不像董思萌,原本还能做几个小菜,后来不知道怎么了,越来越向豪放派展,做个红烧排骨要用三四斤排骨,做个剁椒鱼头光鱼头就四五斤,导致董萌跟着也吃着这么久的豪放派餐饮,好不容易看到这么精致的菜品,自然欢喜的紧。
就是董思萌吃的有点憋屈,要个米饭,两口一碗,旁边帮着盛饭的服务员都停不下来,那个水晶虾饺好看是好看,小就不说了,一屉才四个,这会儿都上了十屉了,有七八屉都是董思萌吃的。吃饭的没咋吃饱,还给盛饭和上菜的服务员累够呛。
“以后再也不来你这吃饭了,太累。”
董思萌提着牙嫌弃的跟娄晓娥说,现在两个姑娘都是一脸黑线的看着他。
“就你这样的,三年自然灾害时候你得把村长都吃喽。”
“切,大口吃肉才是王道,这一小口一小口的,后面还没吃完前面的消化完了。”
董思萌向来对精致餐饮无感,这时候,一个服务员敲门进来。
“老板,有人来应聘厨师。”
“厨师?我们这没招厨师啊。”
娄晓娥诧异道。
“他是自己找过来的,说自己是谭家菜正宗传人,说给个试菜的机会,要不我去回了他?”
谭家菜?董思萌和娄晓娥对视一眼,傻柱不就是谭家菜传人么,娄晓娥的母亲也是谭家菜传人,这又冒出来一个,谭家菜这么不值钱了么,两人都来了兴趣。
“走吧,下去看看。”
其实董思萌对何雨柱这个谭家菜传人的身份是有很大的怀疑的,一个是厨艺出处的问题,另外一个是四九城有正八经的谭家菜馆,最重要的一个,娄晓娥的母亲谭令柔是根红苗正的谭家菜后辈。
19o9年,谭家菜创始人谭宗浚的儿子谭瑑青自羊肉胡同搬到米市胡同,自此谭家菜开始面向大众,但也只承接达官贵人的家宴。
四十年代谭瑑青夫妇相继离世,谭家菜改由已经独女谭令柔主持,家厨彭长海掌灶,继续经营。1949年,已经与娄父结婚生有娄晓娥的谭令柔出外上班,无法再兼顾餐馆,家厨彭长海、崔鸣鹤、吴秀全等人,便搬出谭宅自立门户,在果子巷经营谭家菜,盛名不衰。1954年,他们三人加入了国有企业,谭家菜便自果子巷迁往西单的“恩承居”
。1958年,周总理亲自安排谭家菜进驻四九城饭店西七楼,以承接国宾宴会。
这一支是主脉,进了国家队,自然不能按照谭家菜当年的传统来,谭家菜的传统那就是请客一定要连谭家的主人请在内,据说谭家每次承办三桌席,不管每餐的就餐者与谭家是否相识,都要给谭家主人多设一个座位,谭家主人也总是要来尝上几口。要吃谭家菜,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那便是无论吃客有多大的权位,都需走进谭家门来吃谭家菜。曾有很多名流在京城请客,希望谭家厨师能出“外会”
,均遭到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