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明宣正四年,锦衣卫奉皇命,派出四方巡检使,监察天下,作为当年指挥佥事的钱忠被派往瀛州,沈兄,这些信息对吧。”
白静远轻笑问道。
“对的,这件事天下皆知。”
沈炼点头。
“当时瀛州并没有设立总督府,所以承宣布政使司为地方最高行政机关,吴子庆就是当时的布政使。”
“当此时,瀛州生小股规模的东瀛人和汉人的争端,钱忠借此机会索要钱财贿赂,被吴子庆拒绝,并扬言上奏朝廷,钱忠从而身怀杀意,暗杀吴子庆,并一手策划推动东瀛人叛明自立。”
“是也不是?”
白静远看着吴怀安和徐顺问道。
“这个我不清楚,具体要请教指挥使。”
徐顺不敢漏口。
“是,这个我知道。”
吴怀安可不管三七二十一,有人说锦衣卫不好,他就赞同。
三法司有一个是一个,都在乐呵呵的看热闹。
“东瀛人叛乱扩大,钱忠自知无法善了,恰逢东厂赵督公新晋,为朝野红人,钱忠暗中投靠,并拿出锦衣卫的机密——扶桑木作为交换条件,把责任推到已死之人吴子庆头上,至此,瀛州叛乱前提都以满足。”
所有人脸色都不太好看,吴怀安抿着嘴,不敢提这事,毕竟现在他是站在赵逸一方。
“白兄,这些事儿您是怎么知道的?”
沈炼自己都没了解这些事情经过。
“这要感谢6指挥使啊!”
白静远笑的很开怀,看着徐顺。
这就是徐顺曾经转交给白静远的京师密函,里边的事情一个比一个大,白静远是挑着说的。
“对,这是6指挥使提供的。”
“钱忠的事儿说到这里,接下来就是我们俗知的,成立瀛州总督府,靖海侯率军平叛,近一年夺回瀛州全境,又差不多一年的围城。”
听到这里,锦衣卫众人脸色缓和下来,毕竟丑事让人掀出来,真够丢人的。
“这里边最大的问题就是扶桑木,这个东西,赵督公要给白某普及一下吗?”
“咱家不知道什么扶桑木,至于走私军需只是一时贪财所致,就算闹到陛下那里,咱家最多罢官免职而已。”
赵逸还想挺一下。
“没用的,如果白某所料不差,山本一木的那张羊皮地图,您还带在身上吧。”
“怎么可能?那种东西我根本没有!嗯?”
“哈哈哈,露馅了吧,您应该说,‘那是什么东西?’而不是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