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桌上堆放着满满的书,一盏台灯、一个马克杯、一支签字。
“都是他的东西,你去收拾收拾吧。”
教授笑着说。
岑柏言走到书桌边,那些书大都是厚厚的大部头,岑柏言光看书名就觉得艰涩。
他随便拿起一本砖头似的《医用药理学》翻了翻,被入眼的满满记惊呆了,瞬间诧异不已。
五百多页的书本,几乎每一页都有宣兆留下的记,有时是他提出的疑问,有时是一些简单的批注,有时是记录对照的英文名词。
岑柏言又翻了几本书,无一例外,都是宣兆用功的痕迹。
“怎么?很惊讶啊?”
教授看到岑柏言的表情,觉得很是有,调侃道,“小宣在你眼里就那么不学无术?”
“不是,”
岑柏言连忙解释,“我只是——”
“只是没想到他这么勤奋?”
教授摇摇手,“确实,他干什么都让人觉得游刃有余、手到擒来,其实他是我这么多学生里头,最刻苦的一个。看来你还不够了解他啊。”
书本里,一个叫“氯化筒箭毒碱”
的名字被宣兆画了一个圈,旁边标注上一串岑柏言看不懂的英文字母。
岑柏言心头泛起一阵酸涩,抿了抿嘴唇说:“嗯,我还不够了解他。”
“他经常一坐就到深夜,要么是看书,要么是做标本处理,”
教授说,“他大二那年,我就看出这孩子是可造之才,刚好那时候我带队去版纳做调研,我问他想不想一起去,小宣当时就坐在那儿,仰着脑袋,我能感觉到他是很想要去的。”
岑柏言心一下就揪紧了:“那他去了吗?”
教授遗憾地摇摇头:“没有。当时我忙着别的事情,给他一张表,让他填好了给我。他第三天拒绝了,说他不喜欢集体行动,不适应。但我老头子眼尖,明明看到他表都填好了。”
岑柏言不免有些失落:“他一定是想去的。”
“后来我才知道原因,我带去的都是研究生博士生,那群家伙嘀咕了几句说小宣腿脚不便,雨林潮湿泥泞,地况复杂,恐怕要分出不少精力照顾他。这些话估计被小宣听到了,”
教授叹了口气,摆摆手说,“算了算了,这都过去多少年了。”
岑柏言喉头一哽,忽然想到了宣兆的日记本里曾经写过——
“下午实验室里谈论去西南参加学术论坛的事,有位老师不希望我同行,要去的地方在山区,他担心他的学生要分出精力照顾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