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人间正道是沧桑 结局 > 第93页(第2页)

第93页(第2页)

  “军团命令,在押的一百四十二名东北军俘虏全部放掉,武器全部还。”

魏大保说。

  原来中央已对张学良反蒋抗日的倾向引起注意,采取统战政策。对这项命令,立青虽然不怎么愿意,但也只好服从:“心疼呀,我杨立青揣在怀里的热馒头,让他们做人情啰!还有一项呢?”

  “军革会调你去‘红大’做教员。”

魏大保传达完这条命令,很有点舍不得。

  魏大保说的“红大”

,即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校长林彪。

  “那……”

离开熟悉的战场到课堂当一名教书匠,立青一百个不愿意。

  几孔整洁的窑洞,院子前站有岗哨。教务主任陪着立青从红军大学本部的一孔窑洞走出,二人刚从校长林彪那里谈话离开。

  “林总还是那么寡言少语?”

立青说。

  “你们认识?”

教务主任问。

  “那时候他是七连连长,我是六连连长。”

立青摆出了老资格。

  “难怪我到红大来,只见过校长给毛主席敬礼。可今天,他给你杨立青回了个礼!”

教务主任不由对立青刮目相看。

  教务主任告诉立青,红大的教员不是随随便便就能任命,是经由毛主席亲自批准的,提醒立青:“可别稀里马哈哟!”

  根据上级安排,立青被派往红大二期三班当班主任。立青接过名单一看,傻了,全班十六个人当中,个个都是红军的名将,最小的也是副军长:“你让我这个师长怎么管这帮爷们儿!”

  教务主任拍拍立青的肩膀:“你以为林校长那个礼是白敬的?好好干吧!”

  十九

  红大学员来自各个方面,有的从未进过校门,通过实践摸爬滚打,一路浴血奋战,一级一级走上军事领导岗位。因此,一开始有的学员存有抵触情绪。

  “打了一路的黄埔生,到头来,还不得听人家的?”

有人向特别让人敏感的“黄埔”

起质疑。针对这种思想状况,立青向学员们解释,“红大”

不是黄埔,是“红埔”

  “主席说,北伐时期国民党有个黄埔,我们现在要办一个‘红埔’。旧军阀很懂得有权必有军,有军必治校这个道理。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虽然有人民的支持和参加,但为战胜敌人,必须创办自己的学校,学习战略战术,培养自己的建军人才。”

立青不愧是正规军校出身,说起来一套一套。立青又对一周的课程作了安排:周一,少奇同志讲“论党员修养”

;周二,恩来同志做形势报告;周三,林伯渠讲陕北经济政要;周四,朱老总做军事报告;周五,主席来讲课,题目未定……立青说。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