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靠周先生这位好先生,6家算是开了一间小小的学堂,一时在乡间名声大好,6有富还受到了官府表彰。
说到这位周先生,也是因为他和谢老秀才的交情,谢家和6家张家才重归旧好。
周先生和谢老秀才曾是同窗,两人都是严肃正经的性子,所以年少时候相处就非常投契。
周先生和谢老秀才一样是屡试不第的资深秀才,但是周先生家境更为贫寒。
到了三十多岁有妻有女,他养家糊口已经勉强,又为女儿们将来的嫁妆愁,所以背井离乡去北边给一位经略大人做了多年幕僚。
当年周先生离开时,谢家家境还比较宽裕,谢老秀才还给了这位好友二十两银子做路费。
直到如今周先生年纪大了,实在受不了北方严寒,不顾经略大人挽留,才带着老妻回乡到6家做了西席。
周先生和谢老秀才两人分别多年后重聚,两位老人都十分高兴,恰好谢凡也要参加县试,两人便让五位年轻学生一同结保。此后,谢家也和6家重新走动起来。
书归正传,县试之后是府试,由应天知府主持,在南京城内里考。
取中的三人由谢老秀才带着结伴同去往南京城备考,落榜的两人则回乡继续由周先生教导,以备来年。
溧水县到南京城不过几十里,大早出,午后便至。
谢老秀才一行刚刚到了城门口就遇上了张家的两个仆人在等候着,一人赶快回去报给主人,另一人则先领着客人到茶铺喝了口茶,歇了歇脚,再带路去张家。
谢凡这一世还是第一次到大城市,忍不住悄悄张望一番,心想“古代城市规模还是挺大啊,路上来来往往人也不少,店铺也很多,不愧是商业达的明代江南地区。就是街道上绿化差了点,牲口都在路上走,空气中味道不好。”
福顺也是久居乡下,一双眼更是不住四处打量。谢老秀才见两人一副没见过世面的样子,觉得在张家仆人面前丢了脸面,轻轻咳嗽两声以示提醒。
可是几个年轻人心思都在车水马龙、繁华街市上,并没有注意,任老秀才咳嗽到喉咙紧,也没有作用。
张家绸缎店是城内老字号,多年经营,家底丰厚,在城内东门里繁华地方开着一个大大的铺子,住着门面三间到底三进的房子,家中奴婢成众,牛驴成群。
张家老掌柜已经去世,现在是张家的主事人正是6家大姐的儿子,张庆。
谢老秀才一行人到达张宅时,先由带路的仆人引到正堂坐下,又由先回去报信的人拿出几盏茶来给众人吃:“请秀才老爷,各位少爷且吃着茶,刚才禀告我家老夫人和老爷知道了。”
很快张庆和6老夫人就出来了。6老夫人穿着蜜合色绸缎袄子,五短身材,体态富贵,面若银盘,满头白,头上戴着金钗环,眼中闪光,精神矍铄。
旁边张掌柜扶着母亲,也穿着蜜合色绸缎袄子,生得个头不高,矮矮胖胖,圆盘胖脸,颌下蓄须,一双小眼睛中透着精明。
后面还跟着个小男孩子,是张庆长子,名叫张世贤,约十来岁年纪,也穿着蜜合色绸缎衣服,圆胖白脸,一双圆圆的小眼睛。
谢凡一见这祖孙三人,就觉得好像是一个模子里面雕刻出来的,又都穿着同样蜜合色的衣服,心里忍不住感叹必须是亲生的,如假包换,基因的力量果然强大。
又幸好自己祖母和她大姐生得不十分像,不然这基因如此强势,自己全家估计也都是这圆胖脸,小圆眼,小矮个。
论辈分老秀才是张掌柜的姨父,但是6老夫人在堂,是老秀才的大姐。因此两位老人先相互行礼,请老秀才上座,张掌柜再带着儿子给姨父行礼。
接着三个学生再向6老夫人和张掌柜行礼,谢凡叫老夫人姨奶奶,6平友则叫姑奶奶,两人都称张掌柜为表叔,再一起磕头,老夫人和张掌柜都受了。
因为李宁和张家的亲戚关系实在远了点,就只叫老夫人和老爷也都了磕头,6老夫人和张掌柜则站起来欠身。张世贤也和三个学生相互作揖行礼。
接着老秀才说了些寒暄话,老夫人问自家二妹身体如何,张掌柜夸三个后生仪表堂堂,谢老秀才则夸张世贤相貌堂堂,必成大器,张家既富且仁,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等等。
三个年轻人走了半天,好不容易到了地方又只喝了茶水,早已经饥肠辘辘。
谢凡内心听得十分不耐烦,面上却不敢表露半分,只好默默吐槽:“这个张家规矩真是好多,明明是做生意的,怎么这么不讲究效率。”
其实谢凡这次真是冤枉了张家,因为谢家和张家已经很久没有走动,情分上有些生疏了。
加上张家几代都是商贾,虽然家境富裕,但是社会地位上总是差了一点点,所以有意让张世贤也走走科举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