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雨柱一边拎着大勺炒着菜,一边笑眯眯的说道。
“还有这好事,师父,那我们可就等你的好消息了啊。”
“何师傅请客,这我可不能错过了,到时候一定捧场。”
刘岚眼睛亮的凑过来,附和着说道。
“都有,都有,到时候你们两一起过来。”
何雨柱笑着答应下来。
就这样,时间转眼就过去了一天天,这天中午,杨厂长打电话把何雨柱叫了过去。
“何雨柱同志,你的入党申请书组织上已经看过了,党支部已经派人过来了,待会会和你进行谈话,这可是一次难得的机会,你可一定要好好把握。
千万不要出了岔子,不过你也不要紧张,你的身份背景,厂子里都是一清二楚的,不会有任何问题。”
杨厂长拍了拍他的肩膀,恳切的嘱咐道。
“厂长,你放心吧,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
何雨柱闻言,立刻保证道。
“好,那你进去吧。”
杨厂长点了点头,神秘的笑着将他进房间。
谈话的时间并不长,一个小时不到就结束了,谈话人是轧钢厂的书记,两人对彼此都比较了解,所以这次谈话非常成功。
事后第二天,何雨柱就同其它部门的几个人,一起被派到房山区黄山店供销社去参观学习。
何雨柱虽然有些猝不及防,但是心中却是暗暗窃喜,他回去跟聋老太太说了一声,等何雨水回来的时候,把这件事情告诉她。
让她不要担心自己,然后还将这件事情告诉了冉秋叶,这才拿着自己的包袱,兴高采烈的走了。
这个时代的黄山店,道路崎岖陡峭。还是一个特别穷困的村落,在当时有一民谣是这样说的,“有女不嫁黄山店,十年就有九年旱。”
黄山店地方并不大,最开始的时候,他只是周口店供销社的分社所在的一个村子,这个分社负责供应方圆四十里范围所有村落,五百多户村民的日常所需。
由于地势的原因,这里的五百多户村民分别居住在四十多条山沟之中,平时购买生活物资相当困难,很多时候甚至要走整整一天的路才能买到自己需要的东西。
这种情况被当时黄山店的负责人王砚香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后的时间里,他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
身先士卒的背着背篓,走过十几里山路,将村民需要的生活物资送到了他们聚集的村落。
在他的带动下,分社的其他工作人员毅然做了和他一样的选择,极大的提高了当地村民的生活质量,减少了他们不必要的出行。
他们的这种行为,被当地村民称之为背篓商店,精神被称为背篓精神,并且得到了广泛的赞扬和肯定。
随着1965年,以王砚香为原型的电影《红色背篓》上映之后,很多部门都派人过来参观和学习。
何雨柱等人这次就是专门过来参观背篓商店,学习背篓精神,众人来到黄山店村的供销社时,里面的负责人很热情的接待了他们。
并且像他们介绍了供销社的大致情况,派人讲解了一番他们的工作历程和工作体会。
同行的人不多,只有五个人,三男两女,一路过来,五个人虽然算不上太熟但是也基本上都能说的上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