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咱们为什么还要那么辛苦?”
“为了观众。”
蒋博是在车上,跟张晓斐还有蔡文婧,聊起了路演的事情。
片子上了,前面该做的工作,博呐和光线做得还都比较到位,媒体资源……钱也给到位了,宣传稿已经大规模铺开。
但是剧组该跑的路演,还要继续。
两人都是第一次拍电影,感觉很新奇,所以即便路演挺累人,精神状态还都能挺饱满。
蒋博实名羡慕……
之前在京城跑路演的时候,兵姐也跟剧组一起,他忙了工作,还需要晚上陪着聊天。
大姐姐很需要蒋博的陪伴……
还好魔都的路演,因为工作原因,大姐姐没跟过来,不然的话,等整个路演跑下来,老师见了,非得怀疑他吸了什么不好的东西。
从机场到酒店的车上,蒋博精神恢复了,开始闲聊起来。
主要剧组的构成,大部分都只能算是新人,王老师不算,所以对于各方面都很感兴趣。
第一部作品嘛~
谁还没有点特殊情节~
很自然就谈到了路演。
“为了观众?”
大家不是很理解,尤其蔡文婧。
蒋博点头肯定道:“说是为了观众,其实也是为了咱们这些创作者。
电影跟话剧舞台剧不一样,咱们在拍的时候,是不能第一时间,获取观众反馈的。
延时效应会导致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偏差,这一点没办法弥补,但是通过路演,能够接触到现场的观众,交流中能获取第一手的反馈信息,对以后的创作有很大的帮助。”
“那排片呢?”
蔡文婧追问道。
还是大一新生活泼一点,像张晓斐这种大四的学姐,都已经学会了藏拙。
拍片的事情,蒋博想了想,里面的道道太复杂,还是讲点能说的。
于是问道:“咱们的院线,是经理负责制,如果你是院线经理的话,你会怎么安排排片?”
“片子质量好的?”
“怎么算好?”
蔡文婧答不出来了,学院派的教育,跟实际的市场展,完全是两码事。
能在大学里学到的内容,肯定都已经过时了。
像电影市场这种东西,每年一个样,别说大一的学生搞不明白,有些大学老师,也不一定搞得明白。
毕竟有些老师,读了本科读硕士,一直到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一辈子没走出过校园。
甚至有些表演老师,一辈子没拍过片子,就很魔幻……
“市场没你想的那么文艺,院线也要吃饭,作为企业,衡量员工的标准很简单,就是业绩。
院线的业绩就是票房,所拍片肯定跟着票房走,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认钱不认人。”
当然还有其他操作,比如院线经理,和院线本身的利益也并不完全一致,排片费这个东西,也就应运而生。
京城那边的路演,做的是点映,到魔都这边属于正式上映了,晚上的场子很重要,王常田和于东都已经提前到了。
国内的票仓分布,跟经济达程度高度相关,按地区来看的话,肯定是江浙沪排在前面,其次是两广和川渝,然后就是两湖地区。
京津冀地区的影视产业达,但是票房占比却不高,配不上经济地位。
魔都这边的路演,安排在晚上,从电影院回来都半夜了,蒋博肯定是要熬夜的,等票房的统计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