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半[ri]对于不喜读书的人觉得非常煎熬,但是对于丽姝而言就如鱼得水,她前世就是因为多读书多看书,甚至无事时,把曾祖父刘天野留下来的书都拿着看,以至于她帮助乌孙王改进过当地的战车,使她从平宁公主的陪嫁媵妾中排不上号的普通宫人,一跃成了排名第三位的德妃。
因为她们在京中,是从《列女传》《女四书》开始学的,家里原本也没想让她们如何有才,只是粗通文字,打光[yin]罢了。
下半[ri],她要回自家院中,因为小傅氏怕别人说闲话,特地买了一位绣娘做仆妇,平[ri]做管事妈妈,实际上是专门教她针线。
丽姝知晓小傅氏陪嫁并不丰厚,平[ri]她也很节俭,但对自己要学什么却是多少银钱,眼睛都不眨一下。像买的这位绣娘,身价二十两,小傅氏价都没讲。
却没想到,一出门就见下人们喜气洋洋的,丽嘉的丫鬟芍药正道:“大姑娘,咱们家大老爷被起复为北镇抚使了。”
不少人是为大伯父重回仕途高兴,但丽姝知晓这“北镇抚司”
传理皇帝钦定的案件,拥有自己的监狱(诏狱),可以自行逮捕、刑讯、处决,不必经过刑部和大理寺等地。且北镇抚司出外差多,只要外出特务皆为“钦差”
。由于北镇抚司直接向东厂负责,有时甚至越过东厂直接向皇帝负责,因此地方官员见到北镇抚司的人都是恭恭敬敬,一点不大意,称呼为“上差”
或“钦差”
。
镇抚使是从四品,而伯父刘承宗本就是湖广武举乡试第一人,后来又中了武状元,若非被祖父连累,起码如今也是指挥使了。
但现下能够起复,说明刘家的风[bo]过去了。
这是一个强烈的政治信号,果然在丽婉丽柔还懵懵懂懂的时候,大姑娘丽嘉已经知晓其中差别:“这真是大好事,伯父升了北镇抚使,[ri]后必定是青云直上,她们一家怕也是要去京中了。如此一来,家中大人们怕是也是要送贺礼去,咱们女儿家不如也做几样针线送去,聊表心意。”
丽姝想丽嘉还真是贼,诸姐妹中,她年纪最长,已经九岁了,习女红已经有几年,做荷包刺绣都不在话下,高出众人许多,丽婉呢,虽然也做得,但在女红方面和丽嘉就有差距了。
更别提丽姝和丽柔都才六岁,还没开始学拿针呢!能够在其中出挑的就只有大姐姐了。
只是……
丽姝心道她年纪这么小就知晓为自己打算,为何前世十八岁还未许配人家呢?以至于当年她要嫁给郑灏时,外人当初还传说一句话叫做“大麦不黄小麦黄”
,就是妹妹要嫁人了,姐姐还待字闺中。
当然,郑灏比她大十岁,那时已经不能再等了,他又是状元,父亲为了郑家也要提前嫁她。
丽姝很快回去,先和小傅氏说了这一消息,小傅氏却是神[se]莫名:“我早已知晓了,你伯母乃辅孙女,母亲乃宗室女,早年不肯回麻城老家,一直在南京。如今终于可以去京中了,这是好事情啊。”
“是啊,大姐姐还要我们做些针线送过去,女儿想择几条平[ri]打的好的络子送过去。”
丽姝转移了话题。
小傅氏含笑点头:“这样很好,我以前家中来了客人,多是以针线见客。”
待丽姝出去后,小傅氏却对丹青叹了一声。
丹青不解:“夫人,现下姐儿听话,大老爷高升,咱们老爷仕途也迟早会高升,您还有什么不高兴的?”
“不是为这个,我膝下唯有丽姝和书瑞两个,莫说就他们两个,就是十个八个,我也一个也不舍得给别人。可我又怕将来这孩子长大了怪我,怪我没让他过继,没有现成的官儿当。”
小傅氏是不想过继自己的孩子。
丹青想这人和人是真不同,苏姨娘做梦都想让她的儿子们过继出去,小傅氏却不想过继。
但到底过不过继,和女人无关,都是男人们说了算,兴灭继绝乃是宗族大事。
当然,当务之急小傅氏道:“丽姝那里你要把把关,送出去的针线一定要寓意好些。”
其实不必小傅氏吩咐,丽姝自己就和胡妈妈在商量:“我想大伯此次起复,因此想选些吉祥如意的。若流云百幅这样的太难了,我前些[ri]子瞧着柿子颜[se]好看,有事事如意之意,不如就做那个吧。”
胡妈妈笑道:“小姐说的很是,我就教您打这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