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二章淮西阴影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何夕说道:“而今西湖虽然只能,留待残荷听雨声。却别有风味。”
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杭州官员几乎全被拿下来了。一时间整个杭州都停摆了。
这仅仅是一个开始,浙江的问题并不小。他也不知道今后有多少问题需要清查。
何夕明白自己的权力界限。他是来查郭桓案的,并不是来代理浙江布政使的。仅仅是将精力放在案子上,虽然郭桓下狱之后,好像一瞬间去了精气神。呆呆的,不管怎么问一句话都不说。
但是锦衣卫还是有办法让他开口的。
何夕只需对照各方证词,以及对照郭桓藏起来的私账。
只是不查不知道,一查吓一跳。
各种汇总下来,郭桓贪墨,挪用。以及损公肥私等总计有五百万石之多。
之所以总计贪墨数字是粮食,而不是钱,是因为明初铜钱不多,多是宝钞。而宝钞的价值相对来说,并不是太稳定的。故而以粮食来统计是最客观,而且大明赋税本身就是粮食。
虽然比不上空印案,也算是惊天大案了。
不过,最让何夕注意的,其实是郭桓说的那些话。
虽然郭桓无耻之尤,但是他说的有些话,还是有道理的。朱元璋苦心经营的财政体系,在很多方面限制的官员,但同时也限制大明朝廷本身。甚至何夕觉得,郭桓某些行为,估计是普遍现象。
毕竟,郭桓几年后到了中枢。很快就连通各省布政使。历史上郭桓案,直接将全国所有布政使都牵连进去了。
而今郭桓没有走进中枢。但并不代表其他布政使都是清白无辜的。
只是,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何夕不会在这一件事情表意见。在办完案子之后,就开始一边等待朝廷的回文,一边游览杭州美景。既然来了杭州,西湖是万万不可不游的。
不过比起后世的西湖,而今的西湖更有古典的味道。
何夕这几日都在西湖。
只是今日延安侯唐胜宗忽然来了。何夕只能来接待。
唐胜宗听何夕如此说,哈哈一笑,道:“我是一粗人,不懂这些诗文。只是这西湖来往次数多了。也就是那回事。”
何夕说道:“侯爷是天生英雄胆,不会在意这些。”
唐胜宗爽朗地笑道:“何大人,你是太子的人。我也不拐弯抹角了。这一段是我暂代浙江政务。也知道这案子牵扯很大。不知道何大人,回去之后,如何向陛下禀报?”
浙江官员几乎被一网打尽,甚至还出现了持械对抗锦衣卫的事情。可以说,凡是在杭州的官员都要在大理寺中走一遭了。布政司,按察司更是重灾区。有一个算一个,都谈不上清白。
如果在明中后期,这种让军方暂代政务的事情,决计是不可能生的。但是在明初,武贵文贱。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如果某地用兵。则布政使直接充当,某大将军行辕的长史。也就是大将军行辕的幕府官员。就好像傅友德这一次为征南大将军。西南各地文官都要向傅友德负责。
所以,在浙江官员都不可以信任。从中枢调派官员有比较远的时候。唐胜宗暂时管起整个浙江的政务,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甚至对唐胜宗来说也算不得出力。
毕竟在跟随朱元璋征战的时候,文武民政很多时候是分不开的。这些将领上马管军,下马管民,也是常有的事情。
不过,何夕也知道。到底是今时不同往日。
朱元璋在各方面都在限制武将的权力,浙江这种情况,不可能长久地维持下去。只是何夕不明白,唐胜宗忽然来找他,说出这样的话,是什么意思。
何夕说道:“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还能怎么说?”
唐胜宗说道:“的确,自然是有什么说什么。只是,陛下要你来查案,恐怕不仅仅是让你有什么就说什么吧。这随便派一个人过来就行。”
唐胜宗说得不错。
如果仅仅是有什么说什么,将下面情况如实反映到上面,这样做虽然合格,但也仅仅是合格而已。如果想要出彩,最少要准备一个处理方案。总不能朱元璋问起,不知道该怎么办啊。
何夕此刻也明白唐胜宗的意思了。
是的。何夕对郭桓案是有自己的想法。而今作为此案第一经手人。朱元璋定然会询问何夕的想法的。而唐胜宗恐怕是有自己的想法。想要与何夕通通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