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空当然是最有可能的波动来源地。在宇宙中,电磁波、重力波和高能粒子以及各种射线就像是一锅沸腾的汤一样来回波荡不休。
而且它们所蕴含的能量也大的惊人。
仅以快射电暴为例子——g19o425双中子星合并事件生后,一次强大的快射电暴抵达了地球。这一次持续了1。7秒的快射电暴释放出的x射线能量,等于太阳五年所释放的能量总合。
比起生极为偶尔的快射电暴,脉冲星则更加“稳定”
并且更加狂暴。这种会“眨眼”
的天体是新星爆炸后的产物。它同样也是一颗中子星,但其自转度快的惊人。它们的自转周期从o。oo14秒到11。765秒都有。并且周期还非常稳定。
脉冲星同样也会出快射电暴,但它的生条件更加严苛。只有质量足够大的新星爆炸后,才有可能留下一颗快自转的中子星,以及周围极其稠密的自由电子团。
在脉冲星的快自转下,其磁轴也会相应生强烈的周期性变化。而周围的自由电子则会在快变化的磁轴作用下,被化身成被弹弓射出的弹丸。
射频率从o。oo14秒到11。765秒不等,单次射的能量几乎等同于太阳一年所释放出的能量总和。这种堪称宇宙加特林的天体,就算是在整个宇宙中数量也相对有限。
这种级别的天体活动,想来是能够满足“巨大扰动”
相关条件的。但是根据包子的调查,大崩溃之前整整两百年的记录中,都没能找到符合条件的“新星爆”
或者“全新快射电暴活动”
的记录。
天上挂了“此路不通”
的牌子,6沉只能把实现投向地面。
如果说宇宙现象作为扰动有什么缺点,那么距离绝对算是最重要的一条。遥远的距离加成下,强大的快射电暴会被逐渐削弱——哪怕射的时候,粒子和射线能量巨大。但随着距离延伸,能量四处散逸、能够抵达地球的能量最终不足一开始的千万分之一。
但是……地壳活动不同。
它就生在人类脚下,深度最多不过6371公里。
根据包子的调查,在大崩溃生之前的两个月时间里,地球的地壳活动确实非常频繁。两个月的时间中,环太平洋地震带上生了三次7。o级以上地震,亚欧地震带上的7。o级地震则多达五次。
其中震级最大的地震生在玛特艾提岛东部约32o公里的洋面下,推定地震强度为9。1级。地震所导致的海啸席卷了整个密罗尼西亚、梅拉尼娅和波拉西尼亚地区。
难道是地震导致的?6沉皱起了眉头,这个推理说得过去。但他本人却不太认同——地震这东西,比天上的星星还常见。凭什么太平洋深处一场9。1级的地震,就能引大崩溃呢?
地球每天会生一万三千多次地震,其中大约一百三十次能够被人类感觉到。
智人成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已经有至少二十万年,地震生了至少一万亿次。人类有记录的九级以上地震生了大约十次左右,凭什么这一次就这么特别?
作为一个临床医生,6沉下意识不愿接受这种“平凡无奇”
的答案。缺乏独特性就意味着这个答案出错的概率极大——人类是通过“霍乱患者都饮用过同一口井的水”
来确定霍乱由水传播,而非“霍乱患者都穿衣服”
因此武断认为霍乱是接触传播的。
如果那场地震没有什么独特的属性,那它大概也不是真正的扰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