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有读者吐槽说岑绍瑶的名字,谐音不好,瑶姐儿又名窑姐儿。真是汗哒哒,起名时真没想过这些。“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别的且不说,那绝对是会犯错误的。那么从这章起,岑绍瑶将改名为岑子曼(这个名字……没问题了吧?)】
“好了,把她扶起来吧。”
见朱心兰嘴里再没什么水流出来,夏衿便道。
小丫鬟把朱心兰小心地翻转过来,可翻到一半,朱心兰的手脚忽然动了起来,小丫鬟力小,一下没扶住,朱心兰便“嘭”
地一声摔到地上。
“哎,你……”
朱夫人尖声想要叫骂,可抬眼对上宣平候老夫人那锐利的目光,她生生地将叫骂声憋了回去。
“啊,她醒了。”
忽然有人指着朱心兰叫道。
大家一看,果不其然。朱心兰的手已举了起来,放到喉咙处,嘴里则出“咳咳”
的咳嗽声。
“兰姐儿,兰姐儿。”
朱夫人大喜,扑过去将女儿抱起。
“娘,我好难受。”
“啊?哪里难受?告诉娘,哪里难受?”
朱夫人忙问道。
“这里,这里。”
朱心兰指指喉咙,又指指胸口。
朱夫人转过头来:“夏姑娘,快给我女儿看看。”
这一回夏衿倒没计较她的态度,解释道:“她之前呛了水,胸口和喉咙自然难受,过一阵就好了。没事的。”
此时,外面传来一阵奔跑的脚步声,紧接着一个妇人的声音在人群外面响起:“老夫人。奴婢们把软轿抬来了。”
“大家让一让,让轿子进来。”
宣平候老夫人道。
大家赶紧让开一条道。
几个健妇抬着轿子进来。夏衿倒认得她们,正是曾在仁和堂砸过铺子的那些下人。
两个妇人孔武有力,直接一个一个,抱起岑子曼【即是原来的岑绍瑶,改名了。以下同。麻烦大家记住,不再提醒了哈】和朱心兰就往软轿上放。
宣平候老夫人一看就不对。忙问:“怎么才带了两顶轿子过来?”
“啊?”
那为的一个婆子一愣,转头看了看。看到夏衿头全湿,外面的衣裳虽是半干,却也有一些地方被里面的衣服渗湿了。
她忙低头请罪:“是老奴疏忽,没看到夏姑娘也下了水。老奴这就派人去抬一顶轿子来。”
“不必了。老夫人。”
夏衿在一旁道,“我没事,不用轿子。只是衣服湿了,还请老夫人让人找身衣服给我换一换。”
在仁和堂的时候,宣平候老夫人对“夏小郎中”
就甚有好感,感觉那孩子大气、镇定,对自己那贪婪的大伯也敢不假言辞,极对她的脾气。现在这位夏姑娘,竟然敢抹知府夫人的面子。知道好歹,懂得进退,最重要的是救了自家孙女的命。宣平候老夫人怎么看就怎么喜欢。
她笑道:“行,你说不用轿子,我就不给你找了。至于衣服,这好办。瑶姐儿没上身的衣服也有几件,到时候我叫人找来给你换上。”
夏衿福了一福:“多谢老夫人。”
“哎。”
宣平候老夫人一摆手,“要说谢的话。我还得谢你呢。要不是你,我这孙女和朱姑娘。怕是要去跟河神做伴去了,哪里还能好生生坐在轿子里呢。”
“两位姑娘命大,即便没有我,两位姑娘也不会出事的。府里几位妈妈来的也挺及时,断不会让两位姑娘有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