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大明王朝1566字幕版在线观看 > 第19页(第1页)

第19页(第1页)

  话说到这里,他又停住了。后堂上一片沉寂。

  胡宗宪的目光望向了马宁远:“抓的人立刻放了。安江各个堰口立刻放水灌溉秧苗。你带着各县知县亲自去办。”

  马宁远站了起来,却仍想说什么。

  胡宗宪:“去。”

  “是。”

马宁远答的这声也有些嘶哑,拿起桌上那顶纱帽走了出去。

  一直闭着眼睛的杨金水这时终于把眼睁开了,望着胡宗宪:“部堂大人,你们浙江的事我过问不了,可织造局的差使是我顶着,今天这生意我可是替朝廷做的。眼下江南织造局管的杭州织造坊加上南京、苏州那边的织造坊所有库存一共也就十几万匹。照两省现有的桑田赶着织,就算一年内分期付货,到时候还要短二十多万匹。那时候内不问你们,宫里可要问我。”

  胡宗宪:“所有的事我今天就给朝廷上奏疏,请朝廷督促邻省给我们调粮。布政使衙门和按察使衙门现在立刻去向各米行催贷粮食,担心官府不还,我胡宗宪可以在所有的借据上加盖总督衙门的印章!运河上每天都是运粮的船,有借有还,为什么不借?再有睁着眼说没有粮不愿借贷的以囤积居奇问罪!逼他们,总比逼百姓造反好!”

  杨金水又闭上了眼睛,众人也不说话了。

  连驿急递,胡宗宪的奏疏七天后就到了京,而且一反规制,没有先送通政使司,而是直接送到了西苑的内值房。当日在内值房当值的是徐阶,他接到奏疏只看了一眼封面便立刻看出了这份奏疏的分量,也看出了这份奏疏可能引起的巨大波动。他不露声色,只是命书办立刻送严府。

  自嘉靖三十五年以来,也就是严嵩过了七十五岁以后,他除了每日卯时到玉熙宫觐见嘉靖约半个时辰便都是直接回府,几乎不到内值房,内的公文便从此都送到严府去,军国大事都由严嵩在家里议好了再以内的名义送司礼监呈奏皇上。正如当时外边的传言:内不在宫里,而在严府。

  到了严府,所有的公文又几乎都是严世蕃先看,看完后再告诉严嵩。这天胡宗宪这道奏疏照例是严世蕃拆看的,看后便咆哮如雷,先是立刻派人去把严嵩也是自己视为第一心腹,又是把持各路奏章的通政使罗龙文叫来,然后才拿着奏疏一同去见严嵩。

  严嵩听他们念完了胡宗宪的奏疏也颇感意外,躺在靠椅上一动不动,却看得出是在出神地想着。

  “什么‘无田则失民,失民则危国’!冠冕堂皇,危言耸听!”

严世蕃却耐不住老父这种沉默了,拿着那封奏疏在父亲面前直晃,“我看是他胡宗宪怕失了自己的前程,想给自己留退路!”

  “我看也是。”

相貌儒雅的通政司通政使罗龙文接言了,“那个谭纶去浙江,我就提过醒。谭纶和胡汝贞有交情,现在又是裕王的心腹。他胡汝贞打量着裕王会接位,老又老了,留退路是意料中事。这样的奏疏不送通政使司,却直接送内值房,这摆明了就是向徐阶他们示好。”

  “直接送内徐阶也不敢擅自拆看。胡汝贞这样做只是想摆开你们,直接向我向皇上进谏言罢了。”

严嵩还是一动没动,但眼睛已经从远处移望向二人,“别人我不敢说,胡汝贞决不是忘恩的人,只不过有时和你们的想法不同罢了。看人,看事,都得设身处地。换上你,或是你,处在胡宗宪的地步会怎么做?”

  两人原以为一把火便能把老爷子烧恼胡宗宪,没想到老爷子一眼就把两面都看穿了,严世蕃和罗龙文同时一愣,竟被他问住了,两双眼对望着,眼神里都是一个意思:都八十一了,怎么一点也不糊涂?

  该装糊涂还得装点糊涂,严嵩就像没有看见他们此时的反应,徐徐说道:“换上你们,也只能这样做。谭纶不去,他好干;谭纶去了,背后就是裕王,裕王背后就是皇上,替我想,他也不能毫无顾忌。”

  “可改稻为桑本身就是皇上的旨意!”

严世蕃实在咽不下父亲这种亲疏不分的气,直接顶他了。

  严嵩:“胡宗宪也没说不改。关口是有个谭纶在,他要照你们那种改法就会给人口实。”

  “爹!”

严世蕃走到躺椅前,将那封奏疏往严嵩旁边的茶几上一摆,“胡宗宪这封奏疏摆明了是讨裕王他们的好,东西都摆到您老眼前了,您老还护他的短?还说他这只是跟我过不去。我是谁?我不是你老的儿子吗?你老都八十一了,怎么就不想想,哪一天你老致仕了,或是百年了,除了你儿子没退路,谁都有退路。”

  “那我问你,”

严嵩望向了他,“裕王又是谁的儿子?”

  严世蕃又被问得一怔。

  说完这句,严嵩望向了门外:“你们知不知道皇上今天下午要去哪里?”

  严世蕃和罗龙文神情都凝重了,一齐望向严嵩。

  严嵩在躺椅上坐了起来:“去裕王府,看孙子。”

  严世蕃和罗龙文都是一愕。

  “遇事总无静气。”

严嵩瞥了两人一眼,又躺了下去,“站在我面前也晃够了,都坐下吧。”

  严世蕃和罗龙文只好在他两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

  严嵩:“因谭纶在浙江,事情他都知道,这封奏疏胡宗宪就是先递给通政使司,你们也瞒不住,到头还得送内,送司礼监,呈到皇上手里。皇上看了会怎么想?刚才我一边听就在一边想,觉得胡汝贞奏疏里的话还是老成谋国之言。那么多田,那么多百姓,又是倭寇闹事的地方,真若激起了民变,不是国家之福。要是皇上也这样想,丝绸又还是要增加三十万匹,问起我们,我们应该怎么回话?好好想想胡宗宪奏疏里的话,除了你们说的让丝绸大户买农户的稻田改种桑田的法子,还有没有别的两全之策?”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