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表哥。”
于志军答道。
徐茂才看了看于志军后对徐家强说:“家强,别让袁玉雪在包装车间打包了,让她去生产车间做领班。”
“行,这个事情你让山妹安排。”
徐家强说。
“袁霞做统计员不合适,让她到财务部做出纳,山杏也轻松一些,不用会计出纳一把抓,这样不不合规矩。”
徐茂才又说。
“二叔,按你的意思办。”
徐家强说。
“这个事情用不用喝小林商议商议?”
徐茂才问。
“不用。”
徐家强说。
“你三舅人本分,在后山养猪已经干了好几年,把跑山猪这一块交给他,他定能够管理好,他做的‘仿生猪窝’是最好的,理应奖励。”
徐茂才说。
“二叔,你是场长,怎么安排你说了算。”
徐家强说。
“那好,我没有事情了,咱们喝酒。”
徐茂才说。
“二叔,铁骨猪的种猪和跑山猪的种猪还有多少头?”
徐家强问。
“两种公母种猪约三千头,公母猪的比例是一比一百,能够保证桃江猪的繁殖,不会造成近亲繁殖的。”
徐茂才说。
“那就好。”
徐家强说。
“二表叔,养殖场今年能够出栏多少头猪?”
于志军问。
“商品猪中的一半母猪可以用来繁殖,其中大约5o~6o%可以用来做繁殖群,三千头母猪一年替换掉一千五百头,如果仔猪的成活率在85%左右,您们一年出栏约两万头生猪,八千多头仔猪。”
徐茂才说。
“养殖场每一年利润是多少?”
于志军又问。
“行情好千万元不止,行情不好也许会赔本。”
徐茂才说。
“为什么会赔本?”
于志军再问。
“饲料和人工的比例占很大一部分。”
徐茂才说。
“保守估计能够盈利多少?”
于志军最后问。
“三百至四百万元,或多或少不一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