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大明开局盘点十六位帝王 > 第三章 封官(第2页)

第三章 封官(第2页)

他略微沉吟后,答道:

“启禀陛下,鞑靼兵少,显然无大举入侵之意。

但我朝不可小视,任其来去自如,否则有损国朝威严。

以草民之见,不若遣一惯战之将,火出兵,以凌厉手段击之,争取趁胜追击予以全歼。

如此,不仅彰显我大国威仪,还可让鞑靼知我大明决心,不敢再轻易入寇。”

一番话说得铿锵有力,叫弘治听得频频点头,心中欢喜。

毫无疑问,江宁说到了他心坎儿上。

而旁边侍立的心腹太监苗逵,也不禁用赞许的眼神看着他。

刘健却当即反驳道:

“陛下,江宁不过一介草民,如何知晓朝廷艰难。

如今边军既已将鞑靼击退,防守稳固便可,无须再主动出击。

不然再点校兵马,筹措粮草,岂不又是劳民伤财?

还请陛下为生民计,三思才是啊!”

……

还请陛下为生民计,三思才是啊!”

弘治的脸色瞬时难看下来。

这还不算完。

李东阳和谢迁一同站了出来,纷纷附和。

话里话外都是防守就行,千万不要主动出击。

否则耗费国力不说,还是在做无用功。

谢迁更是提出当用礼仪教化,慎用兵戈。

他看向江宁,谆谆教诲道:

“年轻士子有报国之心自是好事,但也不可妄造杀孽。

须得谨记,君子不与蛮人同类!”

江宁面上微笑,心下却大不以为然。

而弘治心中一样的颇为不悦。

但碍于三个老都是国之干臣,说的又都是圣人之理,他不好随意辩驳。

不过他看江宁倒是愈加顺眼了。

弘治喜怒不形于色道:

“几位卿家老成谋国,进言的自然都是国之良策,朕心甚慰。

而江宁虽是比不上卿等,但一介秀才,能提出这些建言,又真心为国出力,却也理应嘉奖。

如此,授江宁东宫侍读,赐同进士出身……”

江宁听得愣在当场,脑子开始晕乎起来。

后面讲了什么不清楚,他只知道自己好像是,当官了。

“陛下不可!”

不出意外的,意外出现了。

“江宁不过一介秀才,连举人功名都未曾考取,如何能轻授官职,还是如此要职。

他不过有些饶舌之能,日后若是蒙蔽太子,成了那幸进佞臣,国家岂不危矣。

还请陛下收回成命!”

谢迁等人齐齐躬身。

弘治面无表情,看不出在想些什么。

几位老急了:“陛下忘了当年李广祸乱之事乎!”

“好了,朕金口玉言,如何能收回成命。”

弘治被提起旧事,面上露出不悦,当即打断几人,一锤定音。

“草民拜谢陛下!”

江宁直到出了御书房,整个人都还是晕乎乎的。

一阵风吹过,他才勉强清醒过来。

抛开当官了的喜悦,他开始回想刚才的一切。

在意识到他可能得罪了几个老进而整个文官集团后,江宁心中五味杂陈。

好家伙,还没正式入仕,就先要被组织抛弃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