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淮茹把蒸格里的白面装到了筲箕里,拿了桌,热乎的。
李向阳伸手拿了一个白面就放到小京茹的碗里。
“谢谢姐夫!”
小京茹分得清好赖,白的好吃是细粮。
“向阳,她才多大点,吃不了一个。”
秦淮茹伸手拿过来就掰下来半个。
“大姐,我吃得了。”
小京茹见少了一半,急了。
“没事,吃了再拿。光明、光友你俩别客气,到了姐夫这儿,就跟自己家一样,不缺嘴,放开了吃。”
李向阳说着给小京茹夹了白菜,这下媳妇不会说什么了吧,白菜养人。
“谢谢姐夫!”
兄弟俩虽然早晨才吃了席,但正是长身体的时候。
尤其是秦光明这年龄,十五岁快十六了,虽说有一把子力气,但肩膀还没锻炼出来,能扛起重物,但耐力不行,所以挑不了箩筐,只能背背篓,都不如成年女性。
手呢,也没磨出老茧,锄不了地,只能干些零碎活。
偏偏胃口大,一顿能吃八两粮食,一天轻松两斤下肚,正是讨人嫌的年龄,各家孩子都一样。
往往这个时候,要么赶紧张罗工作,要么就送去当兵,让国家养,这个年龄段,俗称吃长饭,也就是生长饭。
往后的知青就是这帮年龄的孩子,吃的多干的少,放农村里,跟村民的关系能处好才怪了。
秦淮茹跟着说,“吃吧,不够过会蒸窝头。”
她可不敢敞开了供应白面,两个弟弟的胃口,可是很清楚的。
“知道了,姐!”
秦光明越看姐姐越觉得抠搜,一点都不如姐夫大方,还是姐夫好。
一顿饭下来,白面还真没够,秦淮茹也没亏待俩弟弟,给蒸了一锅棒子面窝头,消化一下家里的粗粮,别放久了霉。
因为向阳平时不吃粗粮,可之前买来干嘛呢?
饭后,李向阳就带着两个舅子出去买米面去,已经提前在附近粮店定好了。
现在的粮店都在私人手里,还能在扛个一两年,到时候就公私合营,转化为粮站,先私后公,贡献给大集体。
秦淮茹收拾碗筷,带着小京茹到外边清洗。
忽的,院里的几个孩子回来了,阎解成和刘光齐走在前边,这两个之前被坑过的兄弟搭伙了。后边吊着许大茂,一人成团,暂时被疏远了。
“秦姐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