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邯郸归来后,秦王嬴政并未急于前往别处,因为驰道的建设才刚刚起步,不可能一时之间全部完工。他明白,耐心等待才是明智之举。
待到驰道完善,他计划好好东行,游览神州大地的壮丽风光,同时感叹:“爱卿,这次微服私访让我深刻体验到生命的脆弱。”
陈胜对此直言:“陛下说得对,生命的确脆弱,要实现人生价值,需内心坚定,而非因琐事烦忧,不必如此复杂。”
他强调:“总之,自找烦恼是最不可取的。”
嬴政深以为然,对于无法改变的历史,他懂得接纳,认为目前状况已属不错,未来仍有机会把握,全凭命运安排。
“那就回去吧,他们可能已经开始焦急了。”
“陛下说得对,是时候回去了。”
一行人迅回到车队,直奔咸阳而去。李斯等人终于松了口气,庆幸没有出状况,否则王朝的稳定将面临严峻考验。
回到咸阳,陈胜并未参与政务,依然沉浸于藏书阁阅读,麒麟殿中鲜少见到他。这让李斯等人安心不少,只要他不主动现身,大多数人不愿面对。
陈胜的权势过大,加之秦王对其极度信任,若生冲突,秦王必然站在陈胜一边。这对于他们来说,是个无奈的事实,也是复杂局面的一部分。
权力和能力的体现,都需要实实在在的基础,因此,任何理想都必须有希望支撑,才能看出其本质。命运多舛,但只要目标一致,坚持信念,就能收获一切。
未来的事情大致可预见,天地间奥秘将逐一揭示,无可言。陈胜静静观察,不干预,因为他明白规则已定,知道如何去应对。在朝堂上,秦王的决策与治理赢得了人们的敬仰。
李斯等人尊重秦王的观点,对内对外、南北对待异族的态度有所区别,北境威胁较大,故延续陈胜之前的策略,用贸易掌控,防止他们内部统一,一旦出现统一迹象,立即打破。
只要陈胜在场,绝不容许任何改变。
在草原的混乱中,中原的安全反而得到了保障,这对稳定至关重要。不同之处意味着实力的积累,不是常人能达成,需要非凡人物来推动。只要意识到压力,就是进步的开始,无需过多质疑。
总的来说,混乱有助于草原的展,只要对中原无害,就是最好的结果。秦王认同这一点,并密切关注。对六国旧势力,秦王持续削弱,尤其在知识传播的作用下,旧势力难以再保持垄断地位。
学堂遍地开花,读书声此起彼伏,教育的价值日益显现,让更多人看到知识的力量,成为拥护的力量。哪个学说对国家统治更有利,便能从中汲取价值,成为主导,其他学说则受到冲击。
墨家被打压后,诸子百家谨慎行事,以免引起关注,这是觉醒的表现。道理无需否认,理解即通,眼前的机会不能沉迷,相信其中的意义深远,但又难以完全相信。
只有实力才能争取更强,这样的努力才具有深远意义。个人的约束与未来可能性,都是重要的考量。未来的好处难以预料,但也充满了令人振奋的期待。
无疑,这是关键一步,他们都明白应该怎么做。
129章
秦始皇审视着众人提出的诸多建议,不禁眉头紧锁,思索道:“这岂非又回到了最初的状态吗?”
实际上,这种情况源于士人队伍的壮大,许多人有需求,自然而然形成了一个利益集团,这也预示着党争的苗头初现。
一旦这种裙带关系形成,即师生关系在朝廷中占据地位,必然会影响朝堂的决策和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