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柬之抬起头,一缕花白的须,被寒风撩起,微微颤动着。
刘幽求在神龙之夜对他说的一番话,还在他耳边回荡着
他的意思是说,武三思势力尚存,实为祸患。若不早作图谋,终将大祸临头,恐怕你们几个,将来,必定会死无葬身之地!
当时,张柬之不以为然。等他醒悟过来的时候,似乎为时已晚。
武氏一族并没有因为大周王朝的落幕,而退出朝廷。在女皇的力保下,武氏子弟得以生存下来,继续活跃在朝堂上。
张柬之多次上奏李哲,劝他诛灭武氏诸王。
而李哲,丝毫没有与武氏子弟划清界限的意思,反而与他们越走越近。甚至不惜尊严,在他们玩双6时,自居一旁为他们点筹。
“神龙之变似乎成功了,但该清算的没有清算,留下一大败笔!”
张柬之沉声道,“现在想想,不杀他们的想法,的确太天真了!给敌人留下生路,实则是断了自己的生路!”
“则天大圣皇帝退下尊位,虎老余威尚在。薛季昶和刘幽求说得对!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也!”
袁恕己无奈地说道。
敬晖道:“你们没有察觉吗?武三思亲近陛下,只是为了保全武氏家族;而陛下亲近武三思,却是有多种原因造成的!”
崔玄暐冻得瑟瑟抖,只好来回走着取暖。
“神龙之变让则天大圣皇帝遭受了重大打击,陛下不想在此时清除武氏诸王,让她的心雪上添霜。要知道,武三思不仅是他的表兄,也是安乐公主的家翁!”
张柬之心中烦闷,也跟着来回不停地走着。
“则天大圣皇帝这一步棋,巧妙地化解了李武两族的仇恨!把朝廷的矛盾,转嫁到了我们五人身上!”
袁恕己顿了顿,道:“陛下不想与武氏家族划清界限,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众人追着他问道:“还有什么原因?”
“他远离朝廷十四载,在朝中孤立无援。一上台,面临的是一个空前复杂的局面。此时,拉拢武氏家族,不仅能巩固自己的帝位,也算是履行了对母亲的许诺吧!”
众人想想,的确如此。
拥立李哲复位,安国相王府出人出力最多,太平公主也曾倾心卖命。他们的势力如日中天,拥趸者众多。
而李哲深深觉得,他的江山,不能依靠相王李旦与太平公主。
虽说兄妹情深,他们势力过于庞大,会给自己的统治带来潜在威胁。
他也不能依靠五位有拥立之功的郡公,自古以来,皇帝与功臣的相处,就是一个棘手问题,深不得也浅不得。
唯有展自己的势力,这股势力,大到足以制衡其他两方,才是上上之策。
所以,李哲全然不顾五位郡公和其他大臣的呼吁,对武三思的过去种种,渐渐忘之脑后。
洛阳武氏太庙的神主西迁长安时,甚至下了一道“武氏三代以下,奏事者皆不可犯其名讳”
的敕旨,极力保全武氏子弟。
李哲与武三思越走越近,将其视为心腹,引为知己,常常找他商议政事。
女皇退位后,武三思不仅没有失势,反而更加得宠了。
在这场复辟斗争中,真正牺牲的,不过是张易之、张昌宗这两位不起眼的角色罢了。
袁恕己又道:“从表面上看,武三思坚定地拥护陛下和韦后,实则是利用他们与相王、太平公主的猜忌和矛盾,继续换取武氏家族的利益罢了!”
一直没有出声的桓彦范,突然说道:“张阁老,诛灭武氏诸王的奏书,我们还是要继续上。不然,他们就要开始请杀我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