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声“朕准了”
,言辞轻巧。
背后的努力不见得轻松。
更何况,弘治皇帝向来勤俭,体恤黎民。
年年的苛捐杂税始终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
虽说不至国库空虚,但要打仗的时候,银子还是捉襟见肘了。
养心殿,御书房中。
朱厚照提出开海,顺理成章的跟着弘治皇帝和内阁三公进来了。
一副“负责到底”
的表情,摆明了自己要参与。
弘治皇帝嘴上夸奖,心里不由得犯嘀咕。
朱厚照是不错,唯独经常好心办坏事。
经过成长之后,若让他提点建议,他真能说点门道出来。
可要是让他负责具体实施。
弘治皇帝真担心以朱厚照的性子,会先拣两个不顺眼的砍了脑袋。
内阁三公也是如此。
尤其是李东阳。
他儿子和朱厚照年龄差不了太多。
太子十五六岁,李兆先二十。
一个是束之年,一个是弱冠之年。
这个时间的男孩,多半都会有种莫名其妙的逆反心理。
不管说什么,都想顶上两句。
搞得李东阳李大人也为家事生了不少火气。
此番朱厚照来了,他是打定心思,做个给皇上找补的裱糊匠。
诸位落座后,弘治皇帝斯条慢理的,让太监重新点燃了香炉。
还没等开口,朱厚照就两眼放光的说道
“父皇,什么时候打?”
“儿臣知道迟早要打,晚打不如早打。”
“咱们先下手为强,趁着倭寇不注意,一举全歼了他们咋样?”
弘治皇帝开始头疼。
忽然怀念起他和三公对坐,在御书房里静悄悄批奏章的日子了。
“急什么?”
“为君者,自不必坐危岩之下。”
“你瞧瞧你倒好,主动往里钻。”
弘治皇帝向来是不好主动挑起事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