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我在北宋不差钱的日子txt > 第68节(第3页)

第68节(第3页)

的内容太上不来台面,而忐忑不安地向明远致歉。明远却只告诉他“无妨”

,这些消息越真实越好,越贴近市井寻常百姓家的生活越好。

若是将来有一天,三五街坊闲时坐在一处的消遣,就是找一个认得字的当众读报——那这份报纸的目的就达到了。

如今《汴梁日报》的消息来源还不大足够,甚至有时还做不到撑满整个版面,所以需要大幅刊载各家瓦子的节目单。预想中的“广告”

客户,也还没有一家上门的。

但明远不着急:他背后有整个试验方的财力支持,在投入初期“烧”

一点儿钱也不妨事。

毕竟后世有很多完全“免费”

的报刊,仅靠广告收入就能支付运营成本。

明远对此很有信心。

因此他只管吩咐史尚去收集关于城中各家商户的各种消息:这家正店推出新品酒水,那家脚店打折……然后刊载在报纸上。

等到汴梁日报在京城中发行量日渐增大,将来这些商户自然而然会发现“报纸广告”

的妙用,到时候自然会找上门来。

至于蔡京问他有什么深意——这深意自然是有的。

明远早在试验方给他注资注满十万贯的时候就已经想到了。

历史上出名的富豪,富可敌国的那种,结局似乎都不怎么好。

邓通是饿死的,石崇被砍掉了脑袋,沈万三最后究竟怎样了版本太多说不清,但想必不会太美好。

而他要花一亿贯,到时必然成为顶级富豪,届时势必需要给自己找一个保命之道。

如果他拥有一家报社,而且在初期完全以市井消息做伪装,便不会太过惹人注意。待到发展壮大,他就相当于将来有了一个喉舌,一个可以发声的地方。

当然,这也是有备无患之举。

明远也很希望自己就这么悄无声息地,安安静静地烧完一千亿,回家领奖金去。

他一面摇着扇子,一面任由自己陷入沉思,却不知道身边的蔡京,正目光灼灼,盯着自己。

而坐在贺铸身边的种建中,正目光灼灼,盯着蔡京。

“远之,远之!”

苏轼亲切地唤明远。

“我们几人都无异议,今晚还是去桑家瓦子!”

桑家瓦子的节目单上,清清楚楚地写着平蓉郝眉这一对姐妹花,今晚有新排的般杂剧上演。

看起来苏轼等人都是平郝二人的“粉丝”

,一力邀请对杂剧不怎么感冒的种建中和贺铸,也一起去看看。

明远当然没话说,当即唤过向华来,着他去桑家瓦子订下最大的一间閤子。

在京中待了三个月,史尚的一部分管家工作已经顺利移交到向华手中。

而向华也不再是初到京师之时那个愣头青了,而是沉稳地凑到明远耳边,小声问:“郎君,今日是端午……”

端午节,瓦舍里的閤子可能会加价。

明远冲他一笑:“你明白的……”

向华顿时颔首:“向华明白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