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逻各斯之主出版时间 > 第二十六章 二分法(第1页)

第二十六章 二分法(第1页)

“让我们先把认识的焦点集中在我们的行动,即对话本身上。”

柏拉图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对话可以分成两种,这根据的是它的目的:有的对话是为了谈论个别现象,而有的对话则是为了谈论种或者理念。前者就被称为修辞术,后者则称为辩证法。”

“修辞术也可以根据其目的来区分,虽然一般我们说,修辞的目的是为了说服。但事实上,修辞有着更加丰富的目的。总的来说,修辞的目的有两个方向,一个是正向的,另一个是反向的。比如在政治或者结盟上,希望通过修辞达成结盟叫做说服,反之不希望结盟则叫劝阻;在法庭上,希望为被告定罪就叫控告,不希望给被告定罪的修辞就叫辩护;又或者在日常言中,希望表达某人或某物的价值,则叫做称赞,而希望说某个东西没有价值,则叫做诋毁。”

“如此看来,修辞术的作用就十分清楚了。它总是针对个别的人或事件,进行正向或者反向的修辞,通过这门技艺达到自己的目的。”

“修辞术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但它只有一个手段,那就是个别——现象或者意见;但辩证法则不同,它虽然处理的问题多种多样,但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真理。”

“辩证法所告知我们的真理是一,是类或者种,或者理念。这是可知世界的对象,正如修辞术只能告诉我们一些可感世界的对象。”

“但是,辩证法并非脱离我们的现象世界。”

他一抬手,空中突然出现了一片片影像,仿佛是画布上展开的绘画,“对于真理,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种是理论性的,一种是实践性的。”

学生们抬起头望着那片影像,那里有山川河流,动物植物。学生们仿佛一下子来到了郊野,或置身于莽荒森林之中。

“理论性的研究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以理念自身为研究对象,这就是我们说的辩证法。而另一种则是以分有了理念的东西为研究对象。后者则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以可变动生灭的东西为研究对象,另一种则研究永恒的东西。研究可变动者的就是自然学,研究永恒者的则是数学。”

柏拉图话音刚落,空中的景物已经成为了一个个几何图形,它们环绕在大厅上空,不断组合,成为点、线、面、体。

“而以数学的研究对象区分,它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只与纯粹的数学对象有关,那就是几何学;另一种则与真实存在的永恒天体有关,那就是天文学。”

“然后我们来说说实践吧。”

随着这句话,影像呈现出了一个市场的样子,市场中聚集了各式各样的人,他们有的在做工,有的在演讲,有的在买卖东西,有的则在号施令。

“我们十分熟悉关于实践的知识,它本身虽不是实践,但与我们的行动息息相关。它一种是与个人有关,我们称之为伦理学;另一种则讨论个人与城邦的关系,我们称之为政治学。”

“政治学又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成文的规则,一种是未成文的规则:成文的规则称之为法律,未成文的则称为习俗。”

“这便是人与城邦的关系。”

柏拉图一挥手,繁华的市场消失了,空中的画布仿佛变成了一面镜子。它笼罩在圆厅上方,将所有人映入其中。

“接下来就是以个人为对象的实践。”

柏拉图看着面前的众人,“每一个人都不是孤立地生存在这世上,他将处理自己与他人的关系。同时,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将自己的意志表现出来,成为一种行动。这被我们称作道德。”

“道德自然也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种是我们认为良善的,比如正义、勇敢、善良、慷慨,这些都被称为美德;而相反的,一些被我们认为对他人进行了伤害,或者违反了个人的德性的行为,则被成为恶行。”

“美德与恶行是相对的,没有善,我们就无法理解恶。”

说到这里,空中的景象一下子消失了,仿佛什么都没有,但是学生们看向天空时,却惊讶地现,自己只能在镜子中看到自己,而不会看到周围的人。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