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瞻坺此言一出,朱棣便陷入了沉思。
与朱棣不同,在听到朱瞻坺的话后,陈懋和郑亨的脸上浮现出了兴奋的神色,胡广三人则面如菜色。
朱瞻坺的这个提议,无疑是在提高武将的地位,陈懋和郑亨作为武将,这种结果自然是他们愿意看到的。
但作为和武将天然对立的文官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
本来,去年朱瞻坺在进京之后就因为北征的事情在朝堂上怒怼胡广,甚至还将所有文人都推到了一个自私利己的角度上。
这一来二去的,武将的地位等于是连提三截。
但是,在这种场景下,他们显然是不好开口的,不然的话就是在漠视大明将士们的付出。
所以,他们只能等,等着朱棣给出一個他们期望中的答案。
但事实上,他们懂的道理,朱棣又怎么不懂呢?
“难得你有这片心,那爷爷就答应你。”
朱棣抚摸着朱瞻坺的脑瓜顶,笑吟吟地说道。
“等回了京,爷爷就着手让人准备此事。”
……
陈懋和郑亨的脸上满是雀跃,而胡广等人的面色又难看了几分。
-----------------
随着兀良哈三卫的覆灭,这次北征其实已经算是结束了,而之所以还在兀良哈三卫的驻地上停留,原因主要是有三点。
第一就是警告。
鞑靼和兀良哈三卫的灭亡,让草原上多出了一块很大的无主之地,虽然按理来说这块土地应该归属于击败了鞑靼和兀良哈三卫的大明。
但是,还是那句话,距离太远了,也不好掌控。
最起码,明军要先班师回朝,然后再安排官员和军队过来接手这块地方,即便是在这片土地空无一人的情况下,没个两三年大明也别想稳住这块地。
所以,明军的停留是在警告东边的奴儿干都司诸卫和西边的瓦剌,别有非分之想。
第二就是清扫。
蒙元是游牧民族,不像汉人那般以城池或者是村落为基础群居,他们是游荡在草原四处的,所以即便是取得了胜利,但明军依旧没有完全清扫敌人。
第三是了解情况。
这么大的一块地方,而且还是能够养马的,大明不会放弃,既然不放弃,那就得尽快安排人过来管理。
提前了解周遭情况,比如环境、气候和周围部落等等情况,都是必须要掌控的。
但是,无论是哪一条原因,都不足以让明军长久的驻扎在这里。
如果是去年朱瞻坺出塞时的那种规模也就罢了,虽然有消耗但也不会太多,可现在不一样。
此次北征,明军号称五十万人,实际上近三十万人,还有牲畜,别说是停几个月,就说每天人吃马嚼的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所以,在七月到来之际,朱棣终于是在太子朱高炽和户部尚书夏原吉的一封封奏疏的催促下,下令班师回朝。
……
行军路总是枯燥的。
朱瞻坺最不喜欢行军,因为行军规矩多,对于他这个自由惯了的人来说,这种在马背上度日如年的感觉并不好。
不过好在,兀良哈三卫距离大明并不远,只要南下越过潢河,就到了大宁卫,就算是进了大明的范围了。
说到大宁卫……
朱瞻坺对大宁卫很重视,因为这是自明太祖朱元璋就定下的防卫重镇,和开平卫互成掎角之势,互相拱卫,截断了蒙元南下的步伐。
历史上著名的北虏入套其实就是从宣德皇帝放弃大宁和开平两卫开始的,最终让蒙元人一步步的南侵,最终占领了河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