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朱瞻坺一直都很不理解,朱瞻基为什么要放弃北方的防务?
内政繁冗、国库空虚、天灾频频,这些原因朱瞻坺都清楚,但是朱瞻坺还是不明白。
孰轻孰重?朱瞻坺不知道。
他只知道,大明洪武和永乐忙活了两代人,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最终因为朱瞻基的缩边全都白忙活了。
想到这里,朱瞻坺不由得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历史上如何他不管,他也管不了,但是以后……他可能要管一管了。
老爷子在的时候他不好插手,但等老爷子走了,朱瞻坺也就不怕了。
当然了,前提是,他得在老爷子走之前有足够的实力,朱瞻坺清楚,只要老爷子还在,就不会允许同宗相残的悲剧再次生。
所以,老爷子既是他提升自己实力的障碍,却也是保障。
……
进了大宁,路就好走多了。
北征近三十万大军不会随着老爷子一起返京,而是会被安排在边境,一来是经过北征,草原很可能会产生类似于后世漂亮国零元购的那种混乱,需要防备。
二来是大军的返回不是儿戏,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的,需要统计伤亡、战功以及兵饷等一系列问题。
三来是老爷子不可能和将士们一起等着,皇帝不在宫中的时间太长了不好。
朱瞻坺也因此能够和老爷子一起返回,最终赶在天气最热的八月中旬抵达了顺天府。
“儿臣恭迎父皇班师回朝!”
“孙臣恭迎皇爷爷班师回朝!”
朱棣带着三万余将士进入顺天府时,早早等候在顺天府北安门等候的朱高燧和朱瞻基赶忙迎了上去。
“都起来吧。”
虽然因为兀良哈三卫的处理问题导致以后可能还会有更多的问题,但终究还是打了胜仗,而且缴获颇丰,朱棣还是高兴的。
翻身下马,亲自扶起了自己的儿子和长孙,朱棣笑着开口说道。
“哟?老三最近是怎么了?神色好了不少啊。”
“还记得北征出征的时候,你的脸色泛黄,随行军医说你是操劳过度,要多注意休息,现在看脸色好像红润了不少。”
“托父皇的福。”
朱高燧笑着解释。
“瞻基很出色,不怎么用儿臣操心,这段时间帮儿臣分担了不少。”
“哦?是吗?”
朱棣带着几分惊奇之色看向了自己的嫡长孙。
“回皇爷爷,三叔没安好心啊,他把自己的功劳都推给孙儿了,怕不是想要让孙儿以后帮他干活呢!”
见老爷子心情不错,朱瞻基也是开玩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