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工出头是什么字 > 第5章 南江化工的鼎盛时期(第2页)

第5章 南江化工的鼎盛时期(第2页)

林正志的口气里没有多少严厉的成分,更多的只有无奈。

看来,这一身肥膘,皮肤黝黑,头蓬乱的朱小宝,不仅名字与牛高马大的个子不相称,带头喝酒的行为也不配他生产科科长的职位德行。

朱小宝吐吐舌头,拿起啤酒瓶说“服从领导指令,中午就一瓶,并且不能在食堂跟大家一起吃。”

朱小宝跟随林正志多年,每天都要喝酒的习惯,早已名声在外。

厂里所有的股东都没人要禁止他上班喝酒,因为生产是他管,钱也是他赚。他本身还是个股东,背后被人称为朱活宝,也算名副其实。

只有年长的林正志偶尔会约束他一下。好在他本身除了喝点酒和好点色之外,生产工作管理的还很不错。为人处事也蛮有江湖的义气,脾气不坏,车间里的年轻人下了班没事都喜欢跟他喝酒吹牛,唱歌互动。

“你慢慢喝吧,我带小墨去里头转转。”

林正志也不跟朱小宝多嘴,转身朝里边走。

朱小宝嘿嘿两声说“老林你这人也是,让小墨吃过饭再去看么,你老人家不饿,人家年轻人不饿么。”

我急忙摆手说“谢谢朱科,我们回头跟第二批一起吃。”

化工产品的本质是化学反应,只要开始投入,设备与人员基本上都处于不能停歇的流水作业状态,一直到反应结束。所以,三餐都是分两批人员吃饭,以保证岗位有人坚守,确保生产安全。

朱小宝“切”

了一声,刚想坐回吃饭,又突然冲我大喊一声“喂,以后不要叫我朱科,要叫我宝哥。”

我应声点头。

林正志则一边摇头一边嘟囔“还宝哥呢,要不要叫你宝宝。”

可惜,宝哥不姓韦,不然,小宝名气就更大。

“先从大门开始吧,”

林正志两手插兜,转过身面朝大门,边后退边给我介绍“从大门开始到前面,”

又转过身北朝大门往前走“你看,一直到那塘坝为止,正正方方的近两百亩地,比原来的厂区足足答了五倍以上。办公楼,实验楼、车间仓库,应有尽有。”

鹿城南江化工园区,坐落在鹿江港南岸,与后来被市里规划成江北化工区的北江工业园区一样,出了港口,就是“滚滚长江东逝水”

的东海。

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吸引了大批拥有自己产品的上海“化学专家”

们或停薪留职、或提前退休,聚集到鹿城南岸的工业园区,筹资创业,即那时流行的叫“下海”

熟人老板也是这么来的。

这批化学专家,有的是集资下海前来自己办厂创业,有的则被持股聘用为技术指导、顾问等高薪职位。他们帮助了不少鹿城的私企,能顺利进军化工医药产业。他们也的确为鹿城的医药和化工企业,带来了不少的产品和产品技术,极大地促进了鹿城地方经济的展。

鹿城最牛逼的电厂、原国营化肥厂都在北江,鹿城最早第一医药厂、最早几个被定为省重点企业的民办化工厂,也都安置在这个极具排放优势的港湾南侧。

顾名思义,内港就是城市的内部港口。有港口就一定有码头,有码头就一定有渡轮。鹿城的码头有好几个,渡轮便根据码头的作用不同而各司其职。

渡货的,渡车的,渡人的,分门别类,略显拥挤又井然有序地、在内港的南北两岸之间来回穿梭。

那些年,鹿城港南北两岸还没架设大桥,鹿城与外围的交通要道,全靠南北岸的这些码头。内6水运,港外海运。

除了仅限南北码头来往的平板渡轮外,还有以内海为主的渔船和外海为主的拖轮。一到休渔期,所有渔船渔轮全部回到内港站队。一对对一排排的,桅杆上都飘着鲜艳的五星红旗,整整齐齐地停靠在码头两侧,一直排到站在码头也看不到头的外港,蔚为壮观。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