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杜克明的话。
李元凤陷入了沉思当中。
冷静下来想一想,好似杜克明说的也不无道理。
供全县人读书,这说来轻巧,实则也是个巨大的工程。
老师与建学校的费用不谈,单说让一些种惯了田地的家长去送孩子进私塾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
毕竟当代是个农耕社会。
对于民智未开的百姓来说,读书两字,实在太过奢侈。
有那个时间,还不如早些学会种地赚钱的好。
可还不等李元凤说出这些疑虑。
旁边的程义贞便道“你没见过,不代表不存在。”
“误人子弟什么的,纯属是胡说八道。”
“俺刚才可是亲耳听见好几个六七岁大的孩子,就能之乎者也的说出圣人文章。”
“而且俺还借了一个孩子的书来看。”
“那书上写的内容与咱给国子监学子的书籍一模一样。”
说着话,程义贞转头看向李元凤“老爷,六七岁大的孩子就学咱国子监才学的知识,这难道也能算是误人子弟?”
这一句话说出来。
别说是李元凤了,杜克明都惊了。
“什么?”
“六七岁就读国子监学子所读的书?”
杜克明有些难以置信。
恰巧这时,一个十岁上下的孩子背着一个小竹篓路过。
杜克明连忙将其拦下,随即道“孩子,你是这学校的学生吗?”
“嗯。”
孩子有些莫名其妙的看着他。
杜克明礼貌的问道“那你可以把你的书借给我看看么?”
“可以。”
孩子没有怀疑,径直解下竹篓,从里面翻出书籍递给杜克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