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杜克明翻看之后,整个人的脸色都变了。
他望着那孩子,怔怔道“这些书上的内容,你能看的懂?”
孩子一五一十的说“只要先生教过的,大多都能看的懂。”
杜克明直接找了一片课文。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这段是什么意思?”
杜克明直直的望着孩子。
孩子摇头晃脑道“军队可以被去主帅,男子汉却不能被夺走志气!”
杜克明又翻找了一篇,问道“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人在其中矣。”
“一个人心中有远大的理想,就要有丰富的知识,并且要多问多想。”
“不能总想着名利,只要牢记初心,向自己的理想努力。”
听着孩子的话。
杜克明的脸色已经没法看了。
他将书籍还给孩子,愣愣的站在原地半晌,直至那孩子走远都还没有回过神来。
这时。
程义贞拍了拍杜克明的肩膀说“怎么样?还说这学校是误人子弟吗?”
李元凤望着孩子离去的背影,又惊又喜。
“我朝少年皆如此。”
“我大靖一朝怎能不兴?”
李元凤握紧拳头,脸上的兴奋之色溢于言表。
在和平年代。
统治朝堂的永远都是文臣。
而文臣文臣,自然要以文为先。
但是学习二字,可不仅仅是只需要学,还需要看书,还需要有老师。
而这些东西都是需要花钱的,可这些东西都掌握在少数人的手里。
用一个平民百姓来举例。
若平民士子想要学习,先他家里人得能供得起他去村里的私塾读书。
假设家里凑足了钱,让这个士子如愿去了村里的私塾。
但在村中私塾里能学到的,恐怕只是简单的识字罢了。
想要更进一步,就得去更高乘次的私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