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69书吧>大宋将门 > 第三十一回(第3页)

第三十一回(第3页)

王朴和赵匡胤应声说是。赵匡胤自投靠柴荣,极少回家探望,现在终于可以回京,自是喜出望外。王著和曹翰被留下来,不禁大失所望。柴荣微微一笑,道:“这次不带你们回京,你们不要失望。留下你们,有更重要的事情。”

曹翰道:“甚么大事,请使相吩咐。”

柴荣道:“新任的节度使还没有来,你们先全权署理澶州公务,以后我会找机会调你们去京师的。”

王著和曹翰应声答是。

回到府邸,柴荣走进内室。符氏怀胎已经有四五个月了,肚子鼓了起来,脸庞也圆润了,也越来越慵懒了。她正合衣躺着,听到脚步声响,睁开眼睛,道:“官人回来了。”

柴荣笑道:“告诉你一件喜事,王峻贬官商州,父亲下诏要我们回京。”

符氏喜道:“这么说来,咱们终于可以回去了?”

柴荣点了点头,符氏问道:“官人打算何时起程?”

柴荣道:“就这几天动身,收拾好了就可以回京了。”

赵匡胤回到营房收拾衣物,张琼走了过来,问道:“指挥使,听说你要随使相回京了?”

赵匡胤笑道:“是啊,我走了,别人来做指挥使,说不定没有我这么严厉了。”

张琼道:“其实我知道,你令行禁止是为了咱们好,可是有的人却误会你是存心折磨人。”

赵匡胤道:“为了这件事,你没有少与人争的脸红脖子粗。你性情耿直,原是性情中人,可是脾气暴躁,以后要改改。”

张琼不以为然,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就是这个样子,改不了的。”

赵匡胤微微一笑,语重心长道:“刚则易折,这样会吃亏的。”

张琼道:“你忽然要走,我这心里忽然空空荡荡的,要不跟你一起走。豪言壮语我不会说,你到哪里,我都跟着。上刀山下火海,只要你一句话,我绝不皱一下眉头。”

虽然不是豪言壮语,但是铿锵有力,掷地有声,足见心迹真诚。赵匡胤见他剖明心迹,不禁耸然动容,沉吟片刻,道:“这次回京,不知道会调往何处,待我安顿下来,再写信给你。”

张琼喜道:“一言为定。”

赵匡胤笑道:“一言为定。”

过了两天,众人收拾妥当,启程离开澶州。曹彬、王著和曹翰等人一直送出十里,方才折返回城。

这天走到开封城下,柴荣昂望城楼,心想:“开封,我回来了。”

来到皇宫的西门,柴荣亲自扶了符氏下车。孙延希领了他们来到福宁宫外,道:“使相稍等,我先进去禀告一声。”

言罢走了进去。过了一会,孙延希回到宫门口,笑道:“陛下传使相进去。”

柴荣扶着符氏迈过门槛,走到宫中。眼见郭威和德妃坐在椅上,当即三步并作两步,上前跪下,道:“父亲、德妃娘娘,儿回来了。”

郭威道:“回来就好,回来就好。”

符氏也跟着盈盈拜倒,董氏见她挺着肚子,伸手扶起,问道:“有几个月的身孕了?”

符氏道:“回德妃娘娘,已经五个月了。”

董氏自从嫁给郭威,肚子始终没有动静。吃的药不下几箩筐,用尽一切办法,还是无济于事。眼见符氏怀有身孕,犹是羡慕,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

董氏和符氏在这边拉家长,郭威则和柴荣在另一边说话。郭威道:“你把澶州治理的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做的很好。比起张永德和李重进,能干多了。”

柴荣不屑贬低李重进和张永德,正色道:“只要心中有父亲有国家有百姓,就没有做不好的事。孩儿只是做了份内之事,不见得比他们能干。”

郭威见他不居功自傲,心中十分欣慰,叹息一声,道:“他们二人可不似你这般想法,表面上虽然客客气气,但是私底下互相说些含沙射影的话,以为我听不出来。”

柴荣皱了皱眉头,道:“他们是面和心不和,归根结底还是一山不容二虎。”

郭威点了点头,道:“我本想一家人,能够齐心协力,殊不知竟然互相拆台,看来当初我想错了。他们不但心胸狭隘,格局也小,我真是没有办法。”

失望之情,形于辞色。柴荣道:“父亲不要失望,改天孩儿再和他们好好谈谈。儿觉得既然他们不和,不如调一个人去别处,免得日后生出事端。与其两个人都挤在殿前司,不如调一个人去侍卫亲军司。”

郭威见他所想与自己不谋而合,颔道:“我也想过此节,侍卫亲军司的将领们都是前朝的人,他们把持着军权,终究让人不放心。我准拟调李重进任侍卫亲军马步军都虞候,张永德任殿前都指挥使。”

柴荣道:“父亲思虑周全,如此安排,再好不过了。”

郭威道:“这次回来,哪里都不要去了,就做开封府尹,我还要册封你为晋王。”

唐朝时的晋王地位仅次于太子,无比尊崇。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及周朝皆沿袭唐朝旧制,晋王举足轻重。闻得此言,柴荣当即跪下,道:“多谢父亲垂爱。”

郭威拍了拍他的肩膀,语重心长道:“你虽非我亲生儿子,却胜似亲生,我不会看错你的。”

柴荣不禁热泪盈眶,道:“孩儿不会让父亲失望。”

郭威道:“你没有回来之前,我就要钦天监算过了,四月十八日是黄道吉日,当天行册封礼,受百官拜贺。”

柴荣应声答是,接着站起。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